三十年前二十时,小窗灯火对鞶丝。
如今此意从谁语,头白伤心只自知。
三十年前二十时,小窗灯火对鞶丝。
如今此意从谁语,头白伤心只自知。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顾清所作的《淑人迁柩至祖送还书感八首》中的第五首。它以个人的回忆和感慨为线索,通过对比过去的青春岁月与现在的苍老心境,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深深感触。
"三十年前二十时",诗人回忆起自己三十多年前二十岁的青春年华,那时的生活充满了活力和希望,对着小窗灯火,沉浸在书卷之中,那是多么美好的时光。“小窗灯火对鞶丝”,描绘出一幅静谧而专注的学习画面,鞶丝可能指的是书籍或书卷,形象地展现出诗人当时的求知若渴。
然而,三十年后的现在,“如今此意从谁语”,诗人感叹那些青春的理想和追求,已经无人可以分享或理解。岁月无情,头白了,心却更加伤感,只有自己能体会那份孤独和失落。“头白伤心只自知”,这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内心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自我反思,展现了人生的沧桑和对逝去青春的怀念,情感深沉而真挚,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色彩。
秘阁清虚地,更无闲客过。
身虽纡组绶,心若住烟萝。
架上群书满,阶前败叶多。
知君自得意,其奈万灵何。
五十劳生,紫髯霜换,白日驹过。
闭户推愁,缘崖避俗,壁角团蒲坐。
提壶人至,竹根同卧,醉帽尽从欹堕。
梦惊回,满身疏影,露滴月斜云破。
无人自酌,有邀皆去,我笑两翁多可。
忍冻吟诗,典衣沽酒,二子应嗤我。
两忘一笑,调同今古,谁道郢歌无和。
后之人,犹今视昔,有能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