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藏初游愿力坚,宝垆已现佛陀前。
神通何似维摩诘,熏习聊同白乐天。
沈水香焚烟缕细,卷云花透月轮圆。
愧烦远示将何用,聊伴虚堂晏坐禅。
华藏初游愿力坚,宝垆已现佛陀前。
神通何似维摩诘,熏习聊同白乐天。
沈水香焚烟缕细,卷云花透月轮圆。
愧烦远示将何用,聊伴虚堂晏坐禅。
此诗《吴亲寄瓷枕香垆颇佳以诗答之.瓷垆》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对吴亲所赠瓷枕香炉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之美的追求与禅意的领悟。
首句“华藏初游愿力坚”,开篇即以“华藏”象征佛教中的极乐世界,表达出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与坚定的信仰之力。接着“宝垆已现佛陀前”,进一步点明了香炉作为佛教仪式中重要物件的地位,预示着它将承载着神圣的使命与祝福。
“神通何似维摩诘,熏习聊同白乐天”两句,运用了佛教高僧维摩诘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典故,通过对比,既赞美了香炉的神圣与艺术价值,也暗示了诗人自身对佛法与文学的双重追求与理解。
“沈水香焚烟缕细,卷云花透月轮圆”描绘了香炉焚香时的景象,细腻的烟缕与月轮的映照,不仅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愧烦远示将何用,聊伴虚堂晏坐禅”表达了诗人对吴亲赠物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内心平静与禅悟的愿望。整首诗在赞美艺术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深刻探索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李纲对艺术与宗教的深厚情感,也体现了其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意的作品。
乃翁学海深无底,材如莫耶淬清水。
天教乞与玉麒麟,拍手欢呼为公喜。
雪峰千丈玉嶙峋,玻璃之江浸秋旻。
可怜秀气无著处,都为此子融精神。
昨夜使星光耿耿,旁边却有庚星影。
起来瑞霭迷绮筵,玉果犀钱试汤饼。
乃翁著书身为臞,私稿自有一石渠。
行看一日诵千纸,不必更读他人书。
乃翁勋名已如许,如何免得洪钧府。
请更撰成经国谱,付与郎君踵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