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
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
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
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誇。
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
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
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
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口加。
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
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
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
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
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
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
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誇。
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
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
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
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口加。
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
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
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
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田园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家园风光的描述,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喜爱和满足,以及不以物质贫富论高低的生活态度。
"小庭亦有月,小院亦有花。可怜好风景,不解嫌贫家。" 这几句诗开篇就展现了诗人对自己简朴但充满自然美景的庭院的喜悦之情,月光和鲜花都成为生活中的点缀,使得简陋的居所也变得可爱。
接着的 "菱角执笙簧,谷儿抹琵琶。红绡信手舞,紫绡随意歌。" 描述了家人或邻里间互相娱乐的场景,其中菱角和谷子可能是乡村生活中的乐器,而红、紫绡则象征着女性在欢快氛围中翩翩起舞,共同演奏和歌唱,这些细节都增加了诗句的生动性。
"村歌与社舞,客哂主人誇。但问乐不乐,岂在钟鼓多。" 这里则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生活中的简单欢乐,并非依赖于豪华的器物,而是来自内心的喜悦和满足。
后续的 "客告暮将归,主称日未斜。请客稍深酌,愿见朱颜酡。" 描绘了主人与客人之间的欢聚,以及希望延长这份美好时光的心情,"朱颜酡"形容醉酒后的红润面色,表达了一种饮酒畅谈、尽情享受此刻的愉悦。
"客知主意厚,分数随口加。堂上烛未秉,座中冠已峨。左顾短红袖,右命小青娥。长跪谢贵客,蓬门劳见过。" 这部分则展示了主人对客人的殷勤款待,以及客人对主人的感激之情,场景中烛光、冠冕以及侍女的服饰都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不失豪华的氛围。
最后 "客散有馀兴,醉卧独吟哦。幕天而席地,谁奈刘伶何。" 描述了宴席结束后的惬意之情,以及诗人在清醒后仍对此刻感慨万分,提及古代隐逸刘伶,以示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贫富,享受平凡生活乐趣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