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有似学仙难,炼句难于学炼丹。
换骨脱胎君有诀,炷香特特扣诗坛。
学诗有似学仙难,炼句难于学炼丹。
换骨脱胎君有诀,炷香特特扣诗坛。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白玉蟾的《赠诗仙》。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学诗的难度以及对诗歌艺术的高超追求。
“学诗有似学仙难”将学诗比作修炼成仙,强调了其艰难与神秘。这不仅是技术上的挑战,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学诗如同寻找长生不老之道,是一条充满诱惑又困难重重的道路。
“炼句难于学炼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将诗句的锤炼比作古代炼制仙丹的过程。炼丹是一种既需要精湛技术也需深厚内功的工作,而炼句则是对文字、音韵、意境等多方面的打磨和提炼。这种比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的严谨态度,也映射出他们对于语言艺术极致追求的决心。
“换骨脱胎君有诀”则是说诗人掌握了一种能够让人灵魂重塑、彻底蜕变的秘诀。这句话借用了道教的修行术语,形象地表达了诗歌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具有转化和升华的力量。
最后,“炷香特特扣诗坛”则描绘了一种仙境般的情景。诗人在特定的时刻(“特特”),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炷香”)向着诗歌圣坛致敬。这不仅是对传统诗歌艺术的一种虔诚祭奠,也象征着诗人的作品即将融入这座圣坛,成为永恒的经典。
总体来看,这两句词展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之道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出其个人对诗艺追求的执着与自信。
万恶心除,千思意泯,自然罪病消亡。
寸灵念道,动静两俱忘。
清志如庞似许,任云水、到处为乡。
仙家好,茅斋幽阒,胜似住高堂。无忙。
看古教,顿明至理,上运三光。
也不须昼夜,数墨寻行。
养就真铅真汞,蜕形去、天地难量。
碧霄外,大罗归去,重礼马丹阳。
直指玄元路。叹苦海、迷人不悟。
在目前、平平稳稳,又无些、险难相阻。
把万缘、一齐放下,他自然有圣贤提举。
似断云、野鹤飞腾,向物外、青霄信步。庆会神仙语。
渴时饮、蟠桃醁醑。
出入在、星楼月殿,笑人间、死生今古。
跨彩凤祥鸾玩太虚,归来卧、碧霞深处。
这逍遥活计谁传,分付与、蓬莱伴侣。
寒风萧萧月入户,渺渺云飞水仙府。
仙人一去不知所,池馆荒凉似无主。
江城岁晚路途阻,邂逅相看颜色古。
环佩无声翠裳舞,欲语不语情悽楚。
十二楼前问鹦鹉,沧海桑田眯尘土。
王孙不归望湘浦,芳草连天愁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