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高僧诗.杭之标摩云霄》
《三高僧诗.杭之标摩云霄》全文
宋 / 释契嵩   形式: 古风

标师之高摩云霄,在德岂在于泬寥。

一庵岭底寄幽独,抗迹萧然不入俗。

有时虚陟层崖眺,不闻其语闻清啸。

当时陆羽事幽讨,曾入青云预闻道。

取雨救旱驱神龙,此与人间事岂同。

冥机感异心之苗,此公所以称道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标”的高僧形象,他居住在深山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过着简朴而超凡脱俗的生活。诗人通过描述标师的居所、行为和成就,展现了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道义的追求。

首句“标师之高摩云霄”直接点明了标师的非凡之处,他的修行境界如同高山一般,直插云霄,象征着他的精神追求达到了极高的层次。接下来,“在德岂在于泬寥”则强调了标师的道德修为,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空洞理论,而是深入内心,与宇宙万物相融合,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庵岭底寄幽独,抗迹萧然不入俗”进一步描绘了标师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他独自一人住在深山中的小庵里,远离尘世的纷扰,过着简朴而独立的生活。这里的“抗迹”意味着他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独立。

“有时虚陟层崖眺,不闻其语闻清啸”则展示了标师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偶尔会登高远眺,但更多时候,他通过自然界的风声、鸟鸣等声音来感知世界,这种与自然的交流方式,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

“当时陆羽事幽讨,曾入青云预闻道”提到了唐代茶圣陆羽,暗示标师可能也有类似深入研究自然之道的经历。这里通过对比陆羽的事迹,进一步强调了标师对自然和道义的深刻理解。

最后,“取雨救旱驱神龙,此与人间事岂同”描述了标师具有超凡的能力,能够调和自然,帮助人间解决干旱等问题,这与普通人的生活截然不同,体现了他非凡的影响力和对社会的贡献。

“冥机感异心之苗,此公所以称道标”总结了标师之所以受到赞誉的原因,即他能洞察人心,激发人们内心的善良和智慧,这种能力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标师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品德、深远的智慧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表达了对这位高僧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释契嵩
朝代:宋

契嵩(一○○七~一○七二),字仲灵,自号潜子,欲姓李,藤州镡津(今广西藤县)人。七岁出家,十四受具足戒,十九游方天下。仁宗庆历间居钱塘,嘉祐六年(一○六一)入京,献所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诏付传法院,并赐号明教。神宗熙宁五年六月卒于杭州灵隐寺,年六十六。有《嘉祐集》、《治平集》凡百馀卷。今存《镡津文集》二十二卷,其中诗二卷。
猜你喜欢

送李检讨绍还安成

词臣荣着锦袍归,便觉文星阙下稀。

骥足方将开道路,鹊声先已报庭闱。

关河杳杳多秋色,桑梓依依映夕晖。

晓殿论思专有待,早来同候掖垣扉。

(0)

大藤贼谣

天地有沴气,钟此大藤贼。

峡深路复险,凭恃为窟宅。

禀性若豺虎,吞噬乃其德。

官军不能制,时出寇城邑。

成化改元乙酉春,贼入平南烧县门。

人财驱劫如豕奔,群聚鹿儿山下存。

嗟哉儒宫陈广文,传经讲习师道尊。

一家妻女十数口,同时被掳罹妖氛。

厚邀金帛赎性命,杀人为戏轻鸡豚。

陈君有妻王,义不受贼辱。

诉贼释夫养父母,语夫携金将女赎。

一身自分不苟活,夫女得归甘暝月。

贼入峡,纷起营,迫王去,坚不行。

贼怒杀之,妾亦殒生。

二妇并贞烈,照映冰壶清,千秋万春扬令名。

安得上帝遣六丁,下铲叠嶂如砥平。

贼失所恃无欺淩,夫妇相保民永宁。

(0)

和陶诗.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

王母居琼台,灵丹注童颜。

种桃瑶池曲,结实三千年。

朝游蓬莱岛,暮住昆崙山。

方朔今安在,谁从问斯言。

(0)

送刘生赴会试兼寄曾学士子棨

朝来朔雁带离声,腊尽洸河走浊冰。

飞舞云山环近甸,微茫烟树见长陵。

新传虎榜题刘晏,旧说龙门愧李膺。

惟有相如才调美,每将词赋擅声称。

(0)

送倪主事还北京二首·其一

江亭夕鸟背人飞,愁对芳尊话远违。

霜后长林馀败叶,道旁荒店掩空扉。

蓟门草色青连野,滦水春香绿染衣。

我有离心何处写,寒云远树共依依。

(0)

和友人韵·其二

荷衣兰作佩,药槛席为门。

淡泊幽情远,真淳古道尊。

花飘仁在核,叶落液归根。

消息盈虚理,当从达者论。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