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少年今渐老,追忆旧游,而今难得。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前朝旧宅。
秦淮畔、走马听莺,几醉笙歌月。
二十年浑似梦,尘土风波,尽曾经历。
画省黄扉,但碌碌无庸,枉教头白。
江左故人,时寄我、锦笺盈尺。
却怜几个同心,又隔天南北。
昔日少年今渐老,追忆旧游,而今难得。
朱雀桥边,乌衣巷口,前朝旧宅。
秦淮畔、走马听莺,几醉笙歌月。
二十年浑似梦,尘土风波,尽曾经历。
画省黄扉,但碌碌无庸,枉教头白。
江左故人,时寄我、锦笺盈尺。
却怜几个同心,又隔天南北。
这首明代夏言的《御带花·寄南京杨四泉光禄》是一首怀旧抒怀之作。诗人以个人的青春流逝和对往昔繁华生活的回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昔日少年今渐老",开篇即揭示了时光荏苒,诗人已非少年,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无奈。接着,他通过"朱雀桥边,乌衣巷口,前朝旧宅"的描绘,勾勒出南京古城的历史痕迹,暗示了自己对旧日繁华的追忆与怀念。
"秦淮畔、走马听莺,几醉笙歌月",生动再现了昔日南京秦淮河畔的热闹景象,以及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然而,"二十年浑似梦",诗人感叹过去的二十年如同梦幻般消逝,经历了尘世的沧桑与波折。
"画省黄扉,但碌碌无庸,枉教头白",诗人反思自己的仕途生涯,感叹空有才华却无所作为,徒然让白发增添,流露出对功名未竟的遗憾。
最后,"江左故人,时寄我、锦笺盈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而"又隔天南北"则揭示了地理上的阻隔,使得彼此的联系变得艰难。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