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潼关》
《潼关》全文
清 / 徐正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山川盘郁重屏藩,天府雄关险莫论。

华岳西来横半壁,长河东注控三门。

乾坤消息随开阖,锁钥咽喉自吐吞。

多恐一丸封不得,临风凭吊月黄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壮丽与险要,诗人以磅礴的气势,将潼关的地理特征与历史地位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壮阔的自然景观。

首联“山川盘郁重屏藩,天府雄关险莫论”,开篇即以“山川盘郁”描绘出潼关周围群山环绕、地势险峻的地理环境,用“重屏藩”强调其作为屏障的重要性。“天府雄关险莫论”则点明了潼关作为战略要地的不可忽视的险要位置。

颔联“华岳西来横半壁,长河东注控三门”,进一步展开对潼关地理特征的描述。华山从西而来,横亘在潼关一侧,象征着力量与威严;黄河向东奔流,掌控着潼关的门户,显示了其在交通与军事上的关键作用。

颈联“乾坤消息随开阖,锁钥咽喉自吐吞”,运用象征手法,将潼关比作天地间的关键节点,其开合之间,关乎大局。这里的“锁钥咽喉”形象地描绘了潼关作为战略要塞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尾联“多恐一丸封不得,临风凭吊月黄昏”,表达了诗人对潼关历史地位的深刻思考。一句“多恐一丸封不得”暗示了潼关在历史上的重要战略意义,可能曾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最后,“临风凭吊月黄昏”则以一种怀旧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面对潼关时的感慨,既有对过往历史的追忆,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潼关作为战略要地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介绍

徐正驺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间居杂诗·其七

河阳三百年,德安十四世。

同居不析产,能法张公艺。

昔人尚孝友,子孙知好义。

斯真家之肥,一门萃和气。

吾越俗不古,同堂居不易。

甫毕向平愿,遽分陆贾笥。

善哉明郑濂,曾向太祖对。

不听妇人言,胜事百忍字。

(0)

丁巳年冬即事有感·其一

频年海上指欃枪,厝火还争说太平。

独倚赞皇娴远略,岂知安石误苍生。

拜章但乞神灵护,折屐谁驱草木兵。

一舸仓黄浮海去,奇谋至竟未分明。

(0)

赠于晦若

桂海奇才出,英锋不可当。

问年甫终机,读史似钱王。

虎气必腾上,言谈宜善藏。

参天二千尺,浑不露文章。

(0)

洪忠宣公祠

十五年为异域行,冷山风雪最凄清。

敦槃莫解千秋恨,桃栗空传五国城。

世有健儿怜义士,天教瘴海寄余生。

山祠未比麒麟阁,不惜丹青绘子卿。

(0)

厦门感事

蜑珠賨市溯繁华,十载沧桑事可嗟。

谁遣虚声惊草木,坐令冤气满虫沙。

戍楼枕海荒烟冷,估舶冲潮落日斜。

忘却靴刀无置处,径思赤手拔鲸牙。

(0)

野田黄雀行

飞飞黄雀喜,切切少年悲。

坐视投网罗,不能通一词。

榆枋未可栖,送尔摩穹苍。

穹苍多鸷鸟,哺花置巾箱。

同处天地间,安得不相关。

图报吾所耻,还尔白玉环。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