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管慵拈,鹅笙懒炙,春困斜倚围屏。
往事难追,旧愁易惹,更添夜雨淋铃。
记一骑衫痕似血,半夜簟纹如水,凤凰桥上吹箫,虾蟆陵下呼鹰。
几处秋千绿水,风弄影、筛碎碧潭星。
秋娘一去,酒徒何处,万水千山,有影无形。
纵有日、重游洛下,再过秦川,鹤发相逢话旧,觅遍楼台,祇剩寒鸦与乱萤。
十载浮名,半生故国,且剩閒身,野寺山家,布袜青鞋,花前到处飘零。
象管慵拈,鹅笙懒炙,春困斜倚围屏。
往事难追,旧愁易惹,更添夜雨淋铃。
记一骑衫痕似血,半夜簟纹如水,凤凰桥上吹箫,虾蟆陵下呼鹰。
几处秋千绿水,风弄影、筛碎碧潭星。
秋娘一去,酒徒何处,万水千山,有影无形。
纵有日、重游洛下,再过秦川,鹤发相逢话旧,觅遍楼台,祇剩寒鸦与乱萤。
十载浮名,半生故国,且剩閒身,野寺山家,布袜青鞋,花前到处飘零。
这首《西平乐·春夜写怀》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春夜中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往昔时光的深深怀念。
词的开篇以“象管慵拈,鹅笙懒炙”起笔,形象地展现了词人慵懒的状态,仿佛连手中的象牙管和鹅笙都不愿触碰,暗示着一种无心于世事的闲散心境。接着,“春困斜倚围屏”一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词人的疲倦与慵懒表现得淋漓尽致,春夜的慵懒氛围跃然纸上。
“往事难追,旧愁易惹”,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往日愁绪的难以忘怀。紧接着,“更添夜雨淋铃”一句,借夜雨淋铃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内心的哀愁与孤独。
“记一骑衫痕似血,半夜簟纹如水”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记忆中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那马背上的痕迹还带着鲜血的痕迹,而夜晚的竹席上则映照出如水般的纹路,营造了一种既悲凉又凄美的氛围。
“凤凰桥上吹箫,虾蟆陵下呼鹰”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点和活动,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暗含着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几处秋千绿水,风弄影、筛碎碧潭星”几句,以秋千绿水、风弄影、筛碎碧潭星为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春夜景色,进一步深化了词人内心的情感表达。
“秋娘一去,酒徒何处,万水千山,有影无形”几句,通过“秋娘”的离去和“酒徒”的不知所踪,以及对远方山水的描述,表达了词人对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纵有日、重游洛下,再过秦川,鹤发相逢话旧,觅遍楼台,祇剩寒鸦与乱萤”几句,以对未来的设想和对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十载浮名,半生故国,且剩闲身,野寺山家,布袜青鞋,花前到处飘零”几句,总结了词人的一生,无论是功名还是故国,都已成过往云烟,剩下的只是孤身一人,在野寺山家中,穿着布袜青鞋,四处飘零,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对春夜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词人复杂而深沉的心境,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鹤禁兰宫达了身,高居南阙重为邻。
西园冠盖时时会,北海樽罍日日亲。
共弃荣华抛世态,同归清静复天真。
一如刘白东都下,更得裴公作主人。
满面南风指四明,山长水曲不胜情。
自言此去云林下,惟讲华严报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