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山碑》
《天山碑》全文
清 / 杨炳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岌岦丰碑纪有唐,当年君集破高昌。

刀烧枉自夸寒热,日月旋开化雪霜。

百载封圻空叹曲,千秋文笔却推姜。

祗今过客徘徊处,古迹依稀认战场。

(0)
鉴赏

这首诗《天山碑》由清代诗人杨炳坤所作,通过对天山碑的历史与现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思考。

首联“岌岦丰碑纪有唐,当年君集破高昌”以“岌岦”形容丰碑之高峻,象征着历史的巍峨与深远。通过“纪有唐”点明碑文记载的是唐朝时期的历史事件,而“当年君集破高昌”则讲述了一段关于唐朝将领君集征讨高昌国的英勇事迹,体现了历史的辉煌与英雄的壮举。

颔联“刀烧枉自夸寒热,日月旋开化雪霜”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刀烧”的破坏力与“日月”自然之力进行对比,强调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性。同时,“寒热”与“雪霜”也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遭受破坏的惋惜之情。

颈联“百载封圻空叹曲,千秋文笔却推姜”中,“百载封圻”指的是历经百年岁月的边疆地区,而“空叹曲”则表达了对这些地方因历史变迁而失去往昔辉煌的遗憾。“千秋文笔却推姜”则是对后世文人墨客推崇姜太公(姜子牙)的智慧与功绩的肯定,暗示了历史人物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尾联“祗今过客徘徊处,古迹依稀认战场”描绘了今日过客在古迹前徘徊的情景,通过“古迹依稀认战场”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历史遗迹的残存状态,也暗示了战争留下的痕迹依然可见,让人不禁思考历史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整体而言,《天山碑》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历史变迁、英雄事迹和自然力量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杨炳坤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梦馀轩

浪迹阎浮四十春,依稀重记劫前身。

白云万里空双眼,绿影横空足几人。

近竹淡烟他日梦,隔桥明月旧时津。

江山今古长如此,高卧峰头我欲贫。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

故山几日别,临崖一指间。

依然丹岫月,只度大庾关。

饮水知源远,耕田傍寺閒。

老年筋力少,不敢畏痴顽。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三十七

閒心山事夥,堪见不堪云。

鹤照池中影,人行岭上云。

林交容马过,池阔到村分。

日夕疏钟起,谁从定后闻。

(0)

丙申冬日来机奉母南归

同生惟有汝,远俗得予心。

奉母三千里,侨居最上岑。

随缘归岭表,重别立庭阴。

此去应无憾,庐山面目深。

(0)

促诸禅还山而渐侍者独返且有期予下山之约怪而示之

人间不可住,决意向栖贤。

乞食从桥外,编茅傍水边。

一生丘壑性,半世友生缘。

怪尔还山后,相期话未圆。

(0)

道中被诘

问我何处去,拟归庐山岑。

途艰多病衲,虑淡无机心。

一钵陈年饭,数篇行路吟。

生平颇自信,何事苦稽寻。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