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促诸禅还山而渐侍者独返且有期予下山之约怪而示之》
《促诸禅还山而渐侍者独返且有期予下山之约怪而示之》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人间不可住,决意向栖贤。

乞食从桥外,编茅傍水边。

一生丘壑性,半世友生缘。

怪尔还山后,相期话未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决意归隐,与世俗生活划清界限的坚定决心。首句“人间不可住”,直接表达了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逃避之意。接着,“决意向栖贤”则点明了其最终选择的归宿——栖贤寺,一个远离尘嚣、静谧祥和的地方。

“乞食从桥外,编茅傍水边。”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僧人简朴的生活方式,他不依赖于世俗的物质供给,而是依靠乞食维持生活,居住在靠近水边、以茅草搭建的小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

“一生丘壑性,半世友生缘。”诗人通过这两句,揭示了僧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态度。他的一生都与山水相伴,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同时,他也珍惜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这使得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怪尔还山后,相期话未圆。”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归隐后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之情。尽管朋友已经回到了山中,但诗人仍然希望有机会与之相聚,继续未完成的对话,探讨人生、修行以及对世界的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朋友之间深厚情感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家思想和佛教禅宗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呈去非

嗣宗旷达早相逢,更喜林间识仲容。

林萼集中陪唱和,幽栖谷畔许过从。

云飞陇首高情远,枫落吴江好句重。

梁栋他年知有用,斋前楚楚一株松。

(0)

龙堂

一室飞山腹,蜿蜒像设精。

班传五色贵,食辨百花名。

睡颔应难探,云鳞讵可婴。

从祈得甘泽,栖壁有碑铭。

(0)

补之见和复次韵二首·其一

仙曹无事身得閒,午睡绝恶呼当关。

榻施籧篨独展转,梦觉不离周孔间。

官出砚州初乏砚,过眼罗纹如过电。

半生用一即墨侯,颇欲易之贫不办。

旧闻梦砚湘君祠,乃今神异真类之。

秣陵真儒岂虚授,文字之祥昌不衰。

擘笺亹亹称名笔,正始微言欲俦匹。

终当辞藻瑞朝廷,更请焚膏勤继日。

(0)

即事·其三

城外黄河四面流,此中真个是瀛洲。

鸡豚散处看渔市,芦苇丛中认马头。

子美凄凉聊遣兴,贾生卑湿不无忧。

相过喜得田郎子,时有新诗与唱酬。

(0)

寄仲山

城郭长时厌还往,却来郊外饱经过。

故人一别已多日,春色三分今几何。

山鸟无端劝沽酒,林莺取次亦能歌。

花边欲作当年醉,望断东风十里坡。

(0)

送师颜致康深道入京

二子今西去,赠言聊尔规。

勉哉精素业,行矣仕明时。

破腊梅先蕊,含春柳欲丝。

江边人散后,帆影渐参差。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