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庙臣工只两途,忤珰取祸附珰污。
华亭避世朝班里,秋水闲鸥半有无。
熹庙臣工只两途,忤珰取祸附珰污。
华亭避世朝班里,秋水闲鸥半有无。
这首诗反映了清朝熹庙时期官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策略。"熹庙臣工只两途",意味着臣子们在面对权臣珰(宦官)时,要么是坚决反对,触怒珰而招致灾祸,要么是迎合附势,牺牲原则以求自保。"忤珰取祸附珰污"这句进一步描绘了这种选择的残酷现实,忤逆者遭受不幸,依附者则被玷污名声。
"华亭避世朝班里",诗人以华亭作为隐喻,意指那些选择退隐的人,他们在朝廷的繁杂官场中寻找一片清净之地,试图远离纷争。"秋水闲鸥半有无"则以闲适的秋水和自由自在的鸥鸟为象征,形象地表达了这些人的逍遥与无奈,他们如同鸥鸟一般,有时存在,有时消失,暗示了官场的动荡不定和人生的无常。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咏史的方式,揭示了清代官场的复杂生态,以及士人在其中的无奈抉择,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和讽刺意味。
除夜雪相留,元日晴相送。
东风吹宿酒,瘦马兀残梦。
葱昽晓光开,旋转馀花弄。
下马成野酌,佳哉谁与共。
须臾晚云合,乱洒无缺空。
鹅毛垂马騣,自怪骑白凤。
三年东方旱,逃户连攲栋。
老农释耒叹,泪入饥肠痛。
春雪虽云晚,春麦犹可种。
敢怨行役劳,助尔歌饭瓮。
西山第三顶,茅宇依双松。
杳杳欲至天,云梯升几重。
莹魄澄玉虚,以求鸾鹤踪。
逶迤非天人,执节乘赤龙。
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
孤辉上烟雾,馀影明心胸。
愿与黄麒麟,欲飞而莫从。
因寂清万象,轻云自中峰。
山暝学栖鸟,月来随暗蛬。
寻空静馀响,袅袅云溪钟。
一浑乾坤万象收,唯应不壅大江流。
虎狼遇猎难藏迹,松柏因风易举头。
玉帐英雄携妓赏,山村鸟雀共民愁。
岂堪久蔽苍苍色,须放三光照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