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料峭捲帘迟,帘外春来客未知。
感旧正宜听夜雨,关心又是种花时。
烟波何处迷歌舫,野店无人飐酒旗。
啼鸟一声芳草碧,曾无归梦况归期。
风寒料峭捲帘迟,帘外春来客未知。
感旧正宜听夜雨,关心又是种花时。
烟波何处迷歌舫,野店无人飐酒旗。
啼鸟一声芳草碧,曾无归梦况归期。
这首《早春》由清代诗人李振钧所作,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的细腻画面。
首句“风寒料峭捲帘迟”,以“风寒料峭”描绘出早春时节特有的寒冷与清新,暗示了季节的转换。而“捲帘迟”则通过动作的缓慢,营造出一种等待春天到来的期待感。
接着,“帘外春来客未知”一句,将读者的目光从室内引向室外,仿佛帘子轻轻一掀,春天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但此时的春天还并未被察觉,隐含着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惊喜与好奇。
“感旧正宜听夜雨,关心又是种花时。”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在夜晚的细雨中回忆往事,既有淡淡的忧伤,也有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又恰逢种花的好时节,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烟波何处迷歌舫,野店无人飐酒旗。”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孤独的乡村景象。烟波浩渺之中,不知何处停泊着载歌载舞的船只;而村中的小店里,酒旗在风中轻轻摇曳,却无人问津。这种景象既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与孤独。
最后,“啼鸟一声芳草碧,曾无归梦况归期。”以一声鸟鸣和一片碧绿的芳草结束全诗。鸟鸣声唤醒了对春天的感知,而碧绿的芳草则象征着生机与希望。然而,在这美好的春日里,诗人却未尝有过归家的梦,更不用说归期了。这一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远方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交织的情感。
整体而言,《早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期待、怀旧、憧憬、孤独与向往的早春景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