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指江城路,乡关物候新。
桃花千尺浪,杨柳万家春。
湖海嗟行客,诗书励此身。
伯兮同击楫,莫漫怅风尘。
遥指江城路,乡关物候新。
桃花千尺浪,杨柳万家春。
湖海嗟行客,诗书励此身。
伯兮同击楫,莫漫怅风尘。
这首诗《渡扬子江》由清代诗人金和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渡江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首联“遥指江城路,乡关物候新”,诗人远眺江边的城市,心中涌起对家乡的怀念之情。此时正值春天,万物复苏,故乡的景象焕然一新,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遐想。
颔联“桃花千尺浪,杨柳万家春”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江面上桃花随波逐流的壮观景象,以及两岸杨柳轻拂,春意盎然的美丽画面。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颈联“湖海嗟行客,诗书励此身”转而抒发了诗人作为行旅之人,面对广阔天地的感慨。同时,他以诗书自励,表达了即使身处异乡,也要保持高洁志向的决心。
尾联“伯兮同击楫,莫漫怅风尘”引用典故,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坚守节操、不为世俗所动的决心。同时也劝慰自己,不要因旅途中的风尘仆仆而感到沮丧,要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有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高尚的情操。
登岩出嚣尘,入谷媚泉石。
悠然惬幽趣,不觉几朝夕。
高寻倦冢顶,旧赏叹陈迹。
仰惭仙人杖,俯愧谢公屐。
昨日吾弟来,勇往意无斁。
今晨蓐食罢,千仞一咫尺。
心期未究竟,眼界已开辟。
浮野众麓青,萦云两川白。
须臾互吞吐,变化已今昔。
旷若尘虑空,悲哉人境窄。
平生有孤念,万里思矫翮。
感此复冲然,胡为尚形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