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丘子服游芦峰以岭上多白云分韵赋诗得白字》
《同丘子服游芦峰以岭上多白云分韵赋诗得白字》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登岩出嚣尘,入谷媚泉石。

悠然惬幽趣,不觉几朝夕。

高寻倦冢顶,旧赏叹陈迹。

仰惭仙人杖,俯愧谢公屐。

昨日吾弟来,勇往意无斁。

今晨蓐食罢,千仞一咫尺。

心期未究竟,眼界已开辟。

浮野众麓青,萦云两川白。

须臾互吞吐,变化已今昔。

旷若尘虑空,悲哉人境窄。

平生有孤念,万里思矫翮。

感此复冲然,胡为尚形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丘子服一同游览芦峰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变幻,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登岩出嚣尘,入谷媚泉石”描绘了登山的过程,远离尘世喧嚣,进入山谷,泉水与岩石相映成趣,营造了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悠然惬幽趣,不觉几朝夕”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愉悦心情,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

“高寻倦冢顶,旧赏叹陈迹”则转而抒发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仰惭仙人杖,俯愧谢公屐”则是对古代文人雅士的敬仰与自谦,表达了对先贤精神的向往和自我反省。

“昨日吾弟来,勇往意无斁”描述了友人的到来,激发了诗人勇往直前的决心,没有丝毫的懈怠。随后“今晨蓐食罢,千仞一咫尺”表现了清晨出发时的紧张与期待,仿佛千丈高山近在咫尺。

“心期未究竟,眼界已开辟”表达了对未知探索的渴望与对新视野的期待。接下来的“浮野众麓青,萦云两川白”描绘了山野间青翠的群峰与缭绕的白云,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须臾互吞吐,变化已今昔”强调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时间的流转。最后“旷若尘虑空,悲哉人境窄”表达了对广阔天地的向往与对狭小人世的感慨,以及内心的释然与超脱。

“平生有孤念,万里思矫翮”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由飞翔的渴望。结尾“感此复冲然,胡为尚形役”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反思,以及对超越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感悟,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照。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和洁堂见寿十章·其八

道义挹亲仁,诗书仰邻富。

翠蓬羞排门,骊珠惊满袖。

(0)

次韵周公谨见寄·其五

退之怀桂林,药物珍陆离。

物情恶衰歇,义心感亲知。

我生欠一死,不死当语谁。

与我制颓龄,悠悠白云期。

(0)

萧何冢

靡靡衢路遥,行辕驻阳武。

崇丘积蔓屮,云葬萧何所。

念此人中杰,张韩乃其伍。

荣名不足矜,所贵忠事主。

入关当王之,背约自西楚。

劝王都汉中,视死诚孰愈。

养民以致贤,立国谁敢侮。

三秦良易定,三河不难取。

荐信登将坛,灭羽向垓下。

帝业一以成,元勋著千古。

萧萧白杨风,日暮振天宇。

悲吟昼一歌,欲去重延伫。

(0)

过九疑·其五

二妃千古恨难刊,不谓南巡遂不还。

空使湘江江上竹,至今犹染泪痕斑。

(0)

麾扇渡

此扇拈来一羽轻,如何退得十千兵。

百年雨露蒙君赐,一日衣冠系贼营。

正欲倒戈为向背,远观挥手极分明。

而今但得旌旗白,便可中原取次行。

(0)

卞壸墓

当时风俗尚清谈,笑道公心瓦石含。

临难此曹皆处女,惟公一个是奇男。

一门忠孝真难得,六代衣冠孰与参。

墓草没头人不见,令人惆怅极无堪。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