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凤山有感二首·其二》
《过凤山有感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周文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芜阙是草堂基,惟有南邻尽得知。

辛苦置家将守冢,告求广地要穿池。

净莲已付乡僧掘,慈竹从教墓客移。

虽向龙湾作耆旧,此生宁没暂来时。

(0)
注释
秋芜阙:秋天的杂草。
草堂基:草堂的基础。
南邻:南边的邻居。
辛苦置家:辛勤劳苦地置办家业。
守冢:守护坟墓。
广地:扩大土地。
穿池:挖出池塘。
净莲:洁净的莲花。
乡僧:乡里的僧人。
掘:挖掘。
慈竹:慈悲的竹子。
墓客:墓地的访客。
移:移植。
龙湾: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耆旧:老人,指有威望的人。
宁:难道。
暂来时:暂时离开的时候。
翻译
秋天的杂草覆盖了草堂的基础,只有南边的邻居才了解这里的一切。
辛勤劳苦地置办家业,只为守护坟墓,还希望能扩大土地,挖出池塘。
洁净的莲花已经交给乡里的僧人去挖掘,慈悲的竹子任由墓地的访客移植。
虽然我已在龙湾这个地方成为老人,但这一生难道没有片刻能离开这里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文璞所作的《过凤山有感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秋日草堂为背景,表达了对故居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态度。"秋芜阙是草堂基"描绘了秋季草木凋零,昔日草堂的基础已显荒凉。"惟有南邻尽得知"暗示了诗人与邻居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对邻里情谊的怀念。

接下来的两句"辛苦置家将守冢,告求广地要穿池",表达了诗人对家园的辛勤付出和对死后生活的规划,希望能守护家族墓地,甚至扩大土地并开凿池塘,显示出对身后事的细致安排。

"净莲已付乡僧掘,慈竹从教墓客移"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身后事物的处理,将莲花和竹子交给僧人和墓地的访客,体现了他的超脱和淡泊。

最后两句"虽向龙湾作耆旧,此生宁没暂来时",诗人自称为"耆旧",表示自己虽然年老,但仍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偶尔回到这里,流露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过去的回忆,又有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周文璞

周文璞
朝代:宋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猜你喜欢

张肖夫明经索序其集,为题一律

二樵五百四峰云,化作诗人腕下文。

耆旧百年求岭表,经师一席重河汾。

空山泉石传高韵,落日松杉写古芬。

今日著书休问世,西风吹海正纷纷。

(0)

述灾

炎天久不雨,一雨遂汎滥。

三江势俱涨,有地皆水占。

平乡水过屋,高市水入店。

桑田尽成海,馀者山未陷。

无堤能自坚,有稻不得敛。

灾民露天宿,屡徙常倚担。

生者鹄面立,死者鱼腹殓。

天心夙仁爱,忍使民昏垫。

无家百万人,仰视宁无憾。

虽有泛舟粟,救死亦云暂。

来日良大难,安能久遍赡?

平生愧禹稷,饥溺常在念。

徬徨起中夕,侧目江云暗。

(0)

对月,同王户部

一片长安月,随人万里寒。

独怜沧海客,同向越台看。

肝胆光能照,河山影未残。

浮云自西北,惆怅倚阑干。

(0)

题画四绝句·其二

多时放牧出天閒,边事无功马自閒。

杨柳千条溪一曲,可怜神骏老空山。

(0)

古大夫宅下马石歌

七百年来掩尘土,石与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许人?

乃是紫虚仙人四世孙。宅在梅州州北门。

眼前不见大夫宅,止见大夫下马石。

石立宣和之四年。大夫手铸镇宅钱。

古钱出土铜锈紫,留与后人知宅址。

钱铸何年石能语,此石不刻党人碑,又不贡筑艮岳兼花移。

大夫五马何逶迤?留题七星岩石方来归。

大夫归来立石日,天子尚未蒙尘时。

当国者谁蔡太师。吁嗟时事已可知。

大夫下马心应悲,朝更代改宅何有?

大夫名在马骨朽。

惟有此石长不刓,大书深刻苔花寒。

摩挲欲具袍笏拜,当作到氏奇礓看。

(0)

西贡杂诗·其十

金碧楼台眼界新,竞将工巧诧西人。

竹篱茅舍清江上,几树幽花本色春。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