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从军事裤靴,祇今庙算主通和。
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
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
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少小从军事裤靴,祇今庙算主通和。
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
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
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再和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回顾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抒发了对人生、历史与个人志向的深刻感慨。
"少小从军事裤靴,祇今庙算主通和。" 这两句表明作者自幼便跟随军旅生活,现在却身处庙宇之中,参与筹算天下大计,显示出一种由战乱到求和平的心路变化。
"胡来复去兔三窟,民散未收蜂一窝。" 这两句以“胡马”与“蜂”为喻,描绘了战乱频仍、百姓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同时也暗示着作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病觉风光于我薄,老知书册误人多。"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在年迈之际,对世事的看破与感慨。他感到身上的疾病使他无法尽情享受生命中的美好,同时也认识到许多书本知识其实是迷惑人的。
"罪言著就深藏取,自笑狂生壮志蹉。"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作者对于过去所犯错误的反思与自嘲。他明白了年轻时的壮志凌云往往带有盲目和狂妄,现在只好深藏这些过错,不再提起。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展现了作者从军人到官员,再到老者的生命轨迹,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灵变化。诗中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
东南富山水,杰气钟雁峰。
巨灵排屃赑,妙力开鸿濛。
断崖据险绝,峭壁凌寒空。
分岑献万状,转盼无一同。
或叠如锦缬,或铸如青铜。
或前如舞凤,或却如飞鸿。
或伏如卧虎,或矫如游龙。
并如兄语弟,差如儿对翁。
锐如笔露颖,岐如剪开锋。
二湫分大小,二灵俨西东。
古语聊近似,天巧难形容。
我久埋世埃,幸此拔天风。
应接费耳目,磈磊罗心胸。
有僧本儒家,伴我追云踪。
攀跻不知劳,指引殊未穷。
胡然便语别,问之以涕从。
为渠游兴尽,生我归意浓。
出计无草草,回涂复匆匆。
还此未了缘,邂逅须有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