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一》
《山北纪行十二章章八句·其一》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祗役庐山阳,矫首庐山阴。

云峰不可觌,碧涧何由寻。

昨朝解印章,结友同窥临。

尽彼岩壑胜,满兹仁知心。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朱熹在庐山北麓的行旅之感。首句“祗役庐山阳,矫首庐山阴”展现了一幅行者远眺山景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接着,“云峰不可觌,碧涧何由寻”两句,以云雾缭绕的山峰和碧绿的山涧为背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难以触及的氛围,暗示了探索自然奥秘的艰难与挑战。

“昨朝解印章,结友同窥临”则转而描述了诗人与友人一同解除公务束缚,共同前往山中探险的情景,体现了友情的真挚与自然之美的吸引。最后,“尽彼岩壑胜,满兹仁知心”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山行,不仅领略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内心的仁爱与智慧的充实,达到了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感悟,展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小园即事

晴松雨竹影参差,小圃春寒绿意迟。

试爪鸡凫伤嫩草,安巢乌鹊选枯枝。

生怜蠹叶成何谶,祇恐鸣蛙总为私。

花底闭门无事饮,破窗风味古人知。

(0)

戊午二月九日出栈宿宝鸡县题壁·其十八

夔万巴渠鸟路长,通秦连楚斗豺狼。

天如有意屠边徼,我忍无情哭故乡。

八口艰虞犹剑外,一身飘忽又陈仓。

风诗已废哀重写,不是伤心古战场。

(0)

涉汉欲至岘首舆丁误入九宫山时日已将暝因小憩而返

山光欲雨江欲晴,云黑复白波微明。

此时击楫涉江去,薄暝始向前山行。

林梢一抹斜阳色,高下山溪一千尺。

云中道士来远迎,语不分明指碑石。

累累林果红一山,倾耳祇觉禽声蛮。

道旁䃰石削如铁,山溜滴沥苔花斑。

沿冈久立怯北风,送客出户闻敲钟。

昏江棱棱水声起,却喜一星明舵尾。

(0)

涛园歌

老榕千寻到天绿,绿阴下覆诗人屋。

诗人叠石作飞涛,乌石山南种花竹。

当时煮茗吟兴长,诗成纸尾题瓯香。

竹垞来闽访两汪,为书八分悬石廊。

一生爱好新城王,赠言手探古锦囊,八闽坛坫推擅场。

里传万岁比叔重,门有月旦继子将。

玄孙诵芬来日下,重乞图画摹青苍。

蕉红荔紫佛手黄,榴花洞闭蓉山荒。

书留万卷树十抱,斯园直接松风堂。

百余年来诗境变,检讨尚书难再见。

锦秋湖上攀柳条,倾脂河畔流花片。

古迹谁寻庾信居,时人争购元章砚。

归耕图与载书图,尘中流落临摹遍。

岂若涛园处海滨,一家堂构有传人。

果多橄榄回余味,坞有蟠桃占好春。

园亭亦寄沧桑慨,平原片石今何在。

江南红豆花满枝,蘼芜脉脉长相思。

(0)

送客至莫愁湖上遂登胜棋楼有作·其二

如此湖山孰总持,英雄儿女两分之。

千秋颜色归图画,百占功名似弈棋。

采石矶前鱼泼剌,郁金堂畔燕差池。

沧洲满壁《箜篌引》,唱遍《杨枝》又《竹枝》。

(0)

自麻盖中过雪山至西俄洛

昨日穿云林,今朝过雪山。

咫尺风土异,苍茫宇宙宽。

火龙不到处,夏日亦生寒。

冻泉依石泻,清冰作镜看。

松杉畏生岭,避风藏山湾。

遂令重叠嶂,头秃空巑岏。

饥马恨草短,仆夫苦衣单。

悲歌猛虎行,惆怅行路难。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