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北山高南海深,微茫烟翠幻晴阴。
九龙奋迅添新沫,双鹤拚飞有旧林。
浮岛还谁留玉舄,层楼暮日想鲸音。
丈人济胜俱筋力,肯负当年致远心。
镇北山高南海深,微茫烟翠幻晴阴。
九龙奋迅添新沫,双鹤拚飞有旧林。
浮岛还谁留玉舄,层楼暮日想鲸音。
丈人济胜俱筋力,肯负当年致远心。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白云山的登高所见,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首句“镇北山高南海深”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山之高峻与海之深邃,营造出一种壮阔的自然景观。接着,“微茫烟翠幻晴阴”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烟翠变幻的景象,赋予画面以动态美和神秘感。
“九龙奋迅添新沫,双鹤拚飞有旧林”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山中的九龙和双鹤描绘得栩栩如生,它们或飞或游,充满活力,增添了诗作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同时,也暗示了山中自然生态的丰富多样。
“浮岛还谁留玉舄,层楼暮日想鲸音”则转向对更深层次的思考,浮岛与玉舄的联想,可能寓意着某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而“层楼暮日想鲸音”,则可能是对历史、时间流逝的感慨,或是对某种宏大声音的向往与追寻。
最后,“丈人济胜俱筋力,肯负当年致远心”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虽身处尘世,但内心仍怀有远大志向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方欲为农,且先学圃,舍旁隙地堪犁。
青青绿竹,抽笋傍檐低。
都是桃红李白,要添些、奴橘梅妻。
殷勤向,东邻乞取,罗列满墙西。
怪山翁多事,花台左右,插槿编篱。
有二三童稚,名叚名稽。
自起临流抱瓮,长浇灌、嫩蕊新荑。
他年好,双柑斗酒,扶杖听黄鹂。
是处芳菲明媚,争春无数,柳絮花心。
不觉庄生,魂梦栩栩难禁。
夭桃下、红英灼灼,文杏底、紫萼深深。漫追寻。
东风恶劣,吹过西林。登临。
名园芳径,穿花觅艳,忙到如今。
呆女痴儿,蜀纨裁扇出庭阴。
日初高、翅涂秦粉,影欲落、须染黄金。为宣淫。
开元鱼贯,桃李齐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