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瓢仙。飞觞相属,泼墨联篇。
岂是袁妖,偶然贺鬼,忽尔摩禅。而今佳话频传。
淋漓向、乌丝画笺。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
曾记瓢仙。飞觞相属,泼墨联篇。
岂是袁妖,偶然贺鬼,忽尔摩禅。而今佳话频传。
淋漓向、乌丝画笺。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黄永对友人郭石公示古瓢居叶韵新诗集句的赞赏之情。通过“曾记瓢仙”这一开篇,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欢聚时光,以“飞觞相属,泼墨联篇”描绘了饮酒赋诗的畅快场景。接着,“岂是袁妖,偶然贺鬼,忽尔摩禅”三句,巧妙地运用了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创作才华的肯定和对其作品风格多样性的赞叹。
“而今佳话频传”一句,点明了友人作品的广泛传播,引出了下文对友人作品形式的描述:“淋漓向、乌丝画笺”。这里使用了“乌丝”这一古代书画中常用的纸张名称,形象地描绘了友人作品在纸上挥洒自如、充满活力的状态。
“选韵撩人,吟诗过日,集句销闲”三句,则是对友人作品艺术魅力的进一步赞扬。通过“选韵”、“吟诗”、“集句”这三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友人在创作过程中的用心与乐趣,同时也暗示了其作品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人在阅读中度过时光,甚至在闲暇之余也能从中找到乐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创作活动的回忆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友人高超的文学技艺,也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金粟钗头次第多,起看缺月带斜河。
悬知瑞草桥边夜,笑指灯花说老坡。
云间画鼓叠春雷,千骑寻芳戏马台。
半道已逢山简醉,万人争看谪仙来。
淮西按部威尤凛,历下怀仁首重回。
还把去年留客意,折花临水更徘徊。
紫潭出玄云,翳我潭中星。
独有潭上月,倒挂紫翠屏。
我老不看书,默坐养此昏花睛。
时时一开眼,见此云月眼自明。
久知世界一泡影,大小真伪何足评。
笑彼三子欧、梅、苏,无事自作雪羽争。
故将屏砚送两范,要使珠璧栖窗棂。
大范忽长谣,语出月胁令人惊。
小范当继之,说破星心如鸡鸣。
床头复一月,下有风林横。
急送小范家,护此涵星泓。
愿从少陵博一句,山木尽与洪涛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