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红浅白各相宜,淡淡疏林短短篱。
自种自培还自赏,不来城市斗芳菲。
深红浅白各相宜,淡淡疏林短短篱。
自种自培还自赏,不来城市斗芳菲。
这首诗《咏菊》由清代诗人蒋莼所作,通过对菊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个性独立的追求。
首句“深红浅白各相宜”,描绘了菊花色彩的丰富多样,既有深沉热烈的红色,也有清新淡雅的白色,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这不仅赞美了菊花本身的颜色之美,也寓意着自然界中各种生命形式的独特价值和和谐共存。
次句“淡淡疏林短短篱”,通过“淡淡”二字,营造出一种宁静淡雅的氛围,同时“疏林”与“短篱”则勾勒出一幅简朴而自然的画面,仿佛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后两句“自种自培还自赏,不来城市斗芳菲”,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尊重,以及对个性独立、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的推崇。诗人选择在自然中种植、培育并欣赏菊花,而不是在城市的喧嚣中与他人争艳斗芳,这体现了他对自由、真实自我价值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菊花为载体,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更传递出诗人对个性独立、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独特见解,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崇尚自然的精神风貌。
山云倏忽自晴阴,积雨门楥蔓草侵。
一带清川供极目,千重沓嶂伴微吟。
雄鸠鸣处园林密,白鸟飞来沟水深。
麦秀桑柔夏方永,不堪时序苦侵寻。
微王旧国云烟古,独氏空城睥睨平。
故物祗应惟石濑,昔人曾此听寒声。
腊雪称为瑞,初春又不同。
月藏灯市底,云泛綵山中。
洒面犹堪数,连宵势莫穷。
催花萦小槛,引絮舞低空。
三径从谁扫,千门倏自通。
䙰褷消酒力,料峭却东风。
阔壅平戎幕,孤撑访戴篷。
岂期麟趾客,并舍虎门东。
郢国歌难和,梁园赋易工。
何人知帝力,鼓腹颂清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