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雪称为瑞,初春又不同。
月藏灯市底,云泛綵山中。
洒面犹堪数,连宵势莫穷。
催花萦小槛,引絮舞低空。
三径从谁扫,千门倏自通。
䙰褷消酒力,料峭却东风。
阔壅平戎幕,孤撑访戴篷。
岂期麟趾客,并舍虎门东。
郢国歌难和,梁园赋易工。
何人知帝力,鼓腹颂清衷。
腊雪称为瑞,初春又不同。
月藏灯市底,云泛綵山中。
洒面犹堪数,连宵势莫穷。
催花萦小槛,引絮舞低空。
三径从谁扫,千门倏自通。
䙰褷消酒力,料峭却东风。
阔壅平戎幕,孤撑访戴篷。
岂期麟趾客,并舍虎门东。
郢国歌难和,梁园赋易工。
何人知帝力,鼓腹颂清衷。
此诗描绘了一幅初春雪后景象的画面,通过对比腊月的雪和初春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新生活、新希望的期待。
"腊雪称为瑞,初春又不同。" 这两句开篇点明主题,腊月(农历十二月)的雪被视作吉祥之兆,而初春的雪则别有一番情趣。
"月藏灯市底,云泛綵山中。" 描述了夜晚雪后城市中的宁静与山间云雾的缥缈,这种景象常在中国古诗中被用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接下来的几句 "洒面犹堪数,连宵势莫穷。催花萦小槛,引絮舞低空。" 通过对雪花纷飞、夜色深长以及春风催促花开的描写,展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
"三径从谁扫,千门倏自通。䙰褷消酒力,料峭却东风。" 这几句则转向人事,表达了诗人对于静寂山林中独享清净,以及对酒宴的放纵与解脱的感慨。
随后 "阔壅平戎幕,孤撑访戴篷。岂期麟趾客, 并舍虎门东。" 描述了一种边塞之地的荒凉和孤独,以及对远方游子的期待与怀念。
最后两句 "郢国歌难和,梁园赋易工。何人知帝力,鼓腹颂清衷。"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事迹的赞美,以及个人才华的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与人生况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高洁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