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年京国甚羁囚,丘壑归来始自由。
流水有声如共语,闲云无迹可同游。
猿依松影看丹灶,鹤与芦花入钓舟。
如此栖迟良不恶,红尘何事辱鸣驺。
长年京国甚羁囚,丘壑归来始自由。
流水有声如共语,闲云无迹可同游。
猿依松影看丹灶,鹤与芦花入钓舟。
如此栖迟良不恶,红尘何事辱鸣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境界。"长年京国甚羁囚,丘壑归来始自由"表达了作者长时间处于繁华都市中感到束缚,现在回到自然山水之中才得以解放心灵,获得真正的自由。
"流水有声如共语,闲云无迹可同游"这两句,则是对这种自由状态下的感受和情感体验的描写。流水的声音宛如朋友间的交谈,而悠然的云朵则似乎邀请着诗人共同漫游,这里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猿依松影看丹灶,鹤与芦花入钓舟"这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猿儿在松树下悠闲地观赏着晚霞,而鹤则伴随着芦花轻盈地跳入渔舟之中,营造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
"如此栖迟良不恶,红尘何事辱鸣驺"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满足。"如此栖迟"指的是在这宁静美好的环境中流连忘返,而"良不恶"则意味着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不必羡慕或渴望尘世中的荣华富贵。"红尘何事辱鸣驺"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认为尘世间的一切纷争和喧嚣都与我无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于超脱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状态的向往。
澒洞陂水阴,中岸折长壑。
南屏诸峰稠,林木互参错。
苍然秋色深,窈窕见层阁。
洞户属玲珑,霭气夕漠漠。
水声琴书润,天碧衣裳薄。
阁下转曲房,步櫩缘岭凿。
葳蕤紫珠盘,当槛纷未落。
苔长屐痕疏,梯石净洗削。昔闻■人,不加陶渔乐。
矧余一褐夫,泉石殊不恶。
近攀越观云,远召缑岭鹤。
婚嫁愿何奢,栖意尽寥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