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树残花落,风荷小叶开。
夜游须秉烛,春在更持杯。
屡阅云霞变,成惊日月催。
江山莫淹滞,准拟赋归来。
野树残花落,风荷小叶开。
夜游须秉烛,春在更持杯。
屡阅云霞变,成惊日月催。
江山莫淹滞,准拟赋归来。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野树残花落,风荷小叶开”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起笔,野树上的残花随风飘落,而荷叶则在微风中轻轻展开,展现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接着,“夜游须秉烛,春在更持杯”两句,诗人似乎在夜晚漫步,手持蜡烛,享受着春夜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借酒抒怀,表达了对春光的留恋。
“屡阅云霞变,成惊日月催”则进一步深化了时间流逝的主题,云霞的变幻和日月的匆匆,都暗示着时光的飞逝,让人不禁感到岁月不待人的紧迫感。“江山莫淹滞,准拟赋归来”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珍惜,同时流露出一种归隐之意,希望能在欣赏完江山美景后,适时地回归平静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规划,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长夏蚊蝇倦驱拍,忽得缄封手亲拆。
新诗首及民疾苦,更闵鄱阳境无雨。
鄱阳假守仁不熟,作郡端如种焦谷。
匈中剩有愁千斛,阖门百指颜公粥。
紫微好善嗤弘汤,眉间和气如时旸。
行归廊庙赞化育,善人宜赏淫人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