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翥龙蟠字字奇,陶泓汤沐向斯池。
波心雨后一鱼跃,犹似当年吞墨时。
凤翥龙蟠字字奇,陶泓汤沐向斯池。
波心雨后一鱼跃,犹似当年吞墨时。
此诗《砚池》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通过对砚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房四宝之一——砚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见解。
首句“凤翥龙蟠字字奇”,以凤舞龙翔之态形容字迹的华美与独特,暗示砚池中所磨出的墨汁在书写时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这里的“凤翥龙蟠”不仅描绘了字形的优美,也暗含了书法艺术的高超境界。
次句“陶泓汤沐向斯池”,将砚池比作陶器中的热水浴,形象地表达了砚池在文人墨客心中的重要地位和其滋养文思的作用。这里通过“陶泓汤沐”这一比喻,既突出了砚池的温润与滋养,也体现了文人对于文具的珍视与尊重。
第三句“波心雨后一鱼跃”,描绘了一幅雨后池塘中鱼儿跃出水面的画面,象征着灵感的涌现与文思的激荡。这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联系,寓意在宁静的环境中,灵感如同雨后的鱼跃,不经意间便能激发创作的热情与灵感。
最后一句“犹似当年吞墨时”,则将读者的思绪拉回至文人墨客在砚池前挥毫泼墨的场景,强调了砚池在文人创作过程中的不可或缺作用。这里通过“吞墨”这一形象化的描述,生动地再现了文人对砚池的依赖与情感寄托,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共鸣。
综上所述,《砚池》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赞美了砚池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独特价值,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文人墨客与文具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创作过程中灵感与激情的激发。
谈笑百篇无俗韵,荣枯半世掩衡扉。
古人禄隐或金马,那用故山甘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