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兀天地内,川壑开烦襟。
轩楹芝草长,白云与之深。
中有餐霞士,独抚丘中琴。
逸侣结遐契,获事心所钦。
群族无近状,清泉多好音。
山候延晷夕,岫景变阳阴。
沧桑易眺听,遥踪寄长林。
呼鸾理瑶策,振衣玉山岑。
兀兀天地内,川壑开烦襟。
轩楹芝草长,白云与之深。
中有餐霞士,独抚丘中琴。
逸侣结遐契,获事心所钦。
群族无近状,清泉多好音。
山候延晷夕,岫景变阳阴。
沧桑易眺听,遥踪寄长林。
呼鸾理瑶策,振衣玉山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高远的仙境画卷。诗人以“兀兀天地内,川壑开烦襟”开篇,仿佛在说,置身于天地之间,川流与山谷的景象能洗净心中的烦忧。接着,“轩楹芝草长,白云与之深”,描述了洞天之中,屋檐下生长着灵芝,白云缭绕,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中有餐霞士,独抚丘中琴”,点明了此地居住着一位餐霞饮露的隐士,独自在山丘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与自然融为一体。随后,“逸侣结遐契,获事心所钦”,说明了这位隐士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行为和精神令人钦佩。
“群族无近状,清泉多好音”,描绘了周围环境的宁静与和谐,清澈的泉水发出悦耳的声音,增添了洞天的生机与美感。“山候延晷夕,岫景变阳阴”,进一步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景色的变化,山间的时光似乎更加悠长,云雾的变换也赋予了景色更多的动态美。
“沧桑易眺听,遥踪寄长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永恒不变的向往。“呼鸾理瑶策,振衣玉山岑”,最后两句描绘了隐士与仙鸟的互动,以及他振衣而起,向着高山行进的情景,充满了神秘与浪漫色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仙境世界,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超脱世俗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