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房无一事,西日送残曛。
饭取胡麻煮,香将柏子焚。
草坡闻牧笛,松坞响樵斤。
怪底窗昏黑,檐前一片云。
山房无一事,西日送残曛。
饭取胡麻煮,香将柏子焚。
草坡闻牧笛,松坞响樵斤。
怪底窗昏黑,檐前一片云。
这首明代诗人善学的《山房独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中生活图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房主人在静谧环境中独自品味生活的独特体验。
首句“山房无一事”,开门见山地表达了山房主人的生活状态——闲适、清静,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忙碌。接着,“西日送残曛”一句,以夕阳西下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山房主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饭取胡麻煮,香将柏子焚”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山房主人的生活情趣。胡麻煮饭,柏子焚香,这些自然而又略显朴素的活动,既体现了对食材的珍惜,也反映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通过这些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山房主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草坡闻牧笛,松坞响樵斤”则将视线从室内转向室外,描绘了山间自然界的生动景象。牧笛声声,松林间传来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这样的描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怪底窗昏黑,檐前一片云”两句,以窗昏黑、檐前云为结,既是对前文景象的总结,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云的出现,仿佛是自然界的某种隐喻,提醒着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也预示着变化与未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房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它不仅是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更是一曲对内心世界和自然之美的颂歌。
惊雷破山龙衙衙,数里已闻飞瀑哗。
隔山两重可望见,犹被青嶂微相遮。
连冈叠岭起又伏,其径屈曲常山蛇。
先闻绝境早神往,一旦得路如奔麚。
适逢绝壁梯磴险,以手代足相钩爬。
满山石镜亦可悦,日光照耀莹丹霞。
三步回看五步坐,远衔鄱岭明金沙。
力穷足茧瀑始出,两谷跌断中谽谺。
观龙垂胡各叫绝,乃叹述者言非夸。
泣珠恍探泉客窟,织绡疑入鲛人家。
细如烟纨袭雾縠,危若冰柱转雪车。
何年共工陷鳌极,海水倾向东南斜。
九州天惊雨脚逗,袖手颇复哀神娲。
青霄倒垂星宿海,客欲往泛愁无槎。
力穿深潭九地破,对足或抵欧罗巴。
横飞水气百步外,色有黛绿兼赪霞。
凄寒惊成满肌粟,奇幻疑是双眼花。
石梁界空何代造,我意未较天台差。
其旁独树张大盖,太古冰霰融根芽。
偶非神参茁五叶,否则奇卉开三丫。
小僮相从颇解事,支炉煮瀑烹新茶。
瀑似天龙下听讲,我如敷坐围袈裟。
更从石屋访遗迹,残砖坏藓空盘蜗。
士有山林往不返,问名与氏知谁耶。
吾侪疏懒本天放,晚殉一壑非穷奢。
奔腾不归少至老,人海一堕终无涯。
诛茅枕流愿莫遂,相对惟有长咨嗟。
《喷雪亭瀑》【清·易顺鼎】惊雷破山龙衙衙,数里已闻飞瀑哗。隔山两重可望见,犹被青嶂微相遮。连冈叠岭起又伏,其径屈曲常山蛇。先闻绝境早神往,一旦得路如奔麚。适逢绝壁梯磴险,以手代足相钩爬。满山石镜亦可悦,日光照耀莹丹霞。三步回看五步坐,远衔鄱岭明金沙。力穷足茧瀑始出,两谷跌断中谽谺。观龙垂胡各叫绝,乃叹述者言非夸。泣珠恍探泉客窟,织绡疑入鲛人家。细如烟纨袭雾縠,危若冰柱转雪车。何年共工陷鳌极,海水倾向东南斜。九州天惊雨脚逗,袖手颇复哀神娲。青霄倒垂星宿海,客欲往泛愁无槎。力穿深潭九地破,对足或抵欧罗巴。横飞水气百步外,色有黛绿兼赪霞。凄寒惊成满肌粟,奇幻疑是双眼花。石梁界空何代造,我意未较天台差。其旁独树张大盖,太古冰霰融根芽。偶非神参茁五叶,否则奇卉开三丫。小僮相从颇解事,支炉煮瀑烹新茶。瀑似天龙下听讲,我如敷坐围袈裟。更从石屋访遗迹,残砖坏藓空盘蜗。士有山林往不返,问名与氏知谁耶。吾侪疏懒本天放,晚殉一壑非穷奢。奔腾不归少至老,人海一堕终无涯。诛茅枕流愿莫遂,相对惟有长咨嗟。
https://shici.929r.com/shici/DwkJQd6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