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行香子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0)
注释
梅雪飘裙:梅花飘雪,洒落在同行歌妓的衣裙上。
何限:犹“无限”。
消魂:魂魄离散,形容极度愁苦的状态。
故人:指陈述古。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在杭州。
孤山寺:寺院名,又叫广化寺、永福寺,在杭州孤山南。
涌金门:杭州城之正西门,又名丰豫门。
寻常行处:平时常去处。
绣罗衫:丝织品做的上衣。
拂红尘: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
湖:指杭州西湖。
陇:小山丘,田埂。
翻译
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回忆旧地,处处黯然伤神,无限愁苦。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每当吟诵旧曲之时,就想起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那些诗酒游乐的地方。
那时游乐所至,都有题诗,不下千首;到如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得用绣罗衫去拂净才能看清。自离开杭州后有谁在思念我呢?当然是往日的友人了。还有西湖的明月,钱塘江边的柳树,城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呢!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述古在江村共度的美好时光,梅花与雪纷飞,景色清冷而动人。"情何限、处处消魂"表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即使故人不在眼前,旧日的歌曲重听也能唤起无尽的思念。接下来,诗人回忆他们在望湖楼、孤山寺和涌金门等地的游历,那些寻常的足迹如今都成了珍贵的记忆。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展现了他们的文人雅兴,将情感寄托于诗词之中,绣罗衫上的字句仿佛能拂去红尘俗世的烦恼。分别后,诗人独自怀念述古,不知这份思念会触动谁的心弦。最后,他以湖中月、江边柳和陇头云为意象,象征着对友人的深深挂念,这些自然景象成为了他们友谊的见证和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画面感的景物,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的珍视。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兴公弟游吴越

献书予未遇,弹铗汝何依。

片刺投人拙,诸侯礼士稀。

出门家累断,为客众愁归。

不必羞贫贱,诗名在布衣。

(0)

题惟扬弟法云寺书舍

谁知菩萨界,亦有子云居。

厨趁僧炊后,膏分佛照馀。

窗窥施食鸟,笥窜蠹经鱼。

方衲时相叩,秖应来借书。

(0)

送陆画师还钱塘

客怀当暮冬,去矣不从容。

草屩千峰雪,柴门九里松。

贫惟安豹隐,老任笑龙钟。

为问经行处,云山貌几重。

(0)

拟送僧归日本·其一

远指扶桑外,龙宫是绀园。

慈航寻海舶,晨磬待朝暾。

已悟西方教,渐通中国言。

悬知无佛处,师去定称尊。

(0)

约汝大汝翔振狂惟秦在杭藤山看梅·其一

藤山梅万树,冬尽一齐开。

粉面怀人瘦,香魂入梦来。

翠微将失色,玉屑渐成堆。

昨得花神檄,迟君共举杯。

(0)

筑城词

丁夫抱杵城头筑,朱颜少妇城边哭。

哭声未绝城已崩,无数丁夫遭杀戮。

杀戮丁夫就此埋,半为黄土半人骸。

长城未毕山东乱,四海纷纷归楚汉。

吁嗟吕政胡为乎,亡秦乃在废扶苏。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