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指扶桑外,龙宫是绀园。
慈航寻海舶,晨磬待朝暾。
已悟西方教,渐通中国言。
悬知无佛处,师去定称尊。
远指扶桑外,龙宫是绀园。
慈航寻海舶,晨磬待朝暾。
已悟西方教,渐通中国言。
悬知无佛处,师去定称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返回日本的情景,充满了对佛法的追求与对文化的交流。首句“远指扶桑外,龙宫是绀园”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僧人前往的目的地——日本,那里仿佛是龙宫,充满了神秘与庄严。接着,“慈航寻海舶,晨磬待朝暾”则展现了僧人在海上航行时的虔诚与期待,晨钟暮鼓,日出而待,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对光明的向往。
“已悟西方教,渐通中国言”两句,表达了僧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不同文化语言的逐渐适应,体现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最后,“悬知无佛处,师去定称尊”则表达了对僧人高尚品德和智慧的认可,即使在没有佛像的地方,他的存在也能被尊崇,突显了精神领袖的地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僧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对文化的尊重与融合,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长安红尘十丈高,东方未白人嚣嚣。
北风着面暗如漆,错落腰间双佩刀。
我时卧病日裹首,忽报荆南来太守。
开门大笑话今昔,君也腰金我黄绶。
炉宝迷迭生小烟,鸱夷鼓腹流细泉。
兼隐庭前旧花竹,依稀置我春窗边。
太守太守尔真贤,别来三载心犹然。
乃知贫贱见交态,古人岂必今人前。
留君且停五马鞭,酒酣许我发狂颠。
只今文藻中何用,漫为挥毫赋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