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
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溪盘中峰,上有莲华僧。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溪清澄。
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
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
龙溪盘中峰,上有莲华僧。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
身同云虚无,心与溪清澄。
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
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
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深山之中的道人形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清净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五岳之丈人,西望青瞢瞢”一句,设定了一位居住在五岳之一山巅的人物形象,通过“西望”表达了人物对远方景色的眺望和心灵上的向往。这里的“青瞢瞢”指的是远处山峦的模糊轮廓,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接着,“云开露崖峤,百里见石棱”描绘了山中景色在云雾间偶现的情景。诗人通过“云开”和“露崖峤”的字眼,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而“百里见石棱”则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视野。
“龙溪盘中峰,上有莲华僧”一句,诗人通过对特定地理环境的描写,勾勒出一种仙境般的意象。这里的“莲华僧”形象,是对心灵净化和超脱尘世的象征。
“绝顶小兰若,四时岚气凝”则进一步深入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情怀。小兰若作为一处隐逸之所,充满了宁静与孤独,而“四时岚气凝”则是对自然界中山谷之间流动的气息的一种描绘,表现出一种永恒不变的美好。
诗人通过“身同云虚无,心与溪清澄”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渴望。这里,“身同云虚无”是形象上的超脱,而“心与溪清澄”则是精神上的一种契合。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诵戒龙每听,赋诗人则称”表达了诗人对于道人修行的尊重和赞美,以及自己通过写作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情感交流。接着,“杉风吹袈裟,石壁悬孤灯”描绘了一种清寂而神秘的生活场景,展示出一种远离尘世、自在悠然的心境。
“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则是诗人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决心。这里,“微禄”指的是世间的荣华富贵,而“大乘”则象征着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最后,“愿闻开士说,庶以心相应”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渴求,以及希望通过交流来获得心灵上的共鸣和理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