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高人吴季舒,蓬蒿满径闭门居。
十年自著《幽通赋》,四海相传《却聘书》。
淮水观镫名藉甚,隋堤折柳意何如。
风尘澒洞霜华晚,归去淳湖老钓鱼。
江左高人吴季舒,蓬蒿满径闭门居。
十年自著《幽通赋》,四海相传《却聘书》。
淮水观镫名藉甚,隋堤折柳意何如。
风尘澒洞霜华晚,归去淳湖老钓鱼。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尤侗对高人吴季舒的赠诗。首句“江左高人吴季舒”直接点出主人公的身份,称其为江南地区的高雅人士。次句“蓬蒿满径闭门居”描绘了吴季舒隐居的生活场景,门前小路被野草遮掩,显示出他的淡泊与宁静。
“十年自著《幽通赋》,四海相传《却聘书》”两句赞美吴季舒的才学和品格,他十年来专心著述,写出深奥的《幽通赋》,并拒绝了外界的聘请,坚守自我。淮水观镫和隋堤折柳都是典故,前者可能暗示吴季舒的名声远播,后者则表达对离别之情的感慨,询问他对折柳送别的态度。
尾联“风尘澒洞霜华晚,归去淳湖老钓鱼”描绘了晚年生活的画面,吴季舒在动荡的世事中选择回归淳朴的湖边生活,垂钓度日,体现出他的超然和淡泊。整首诗通过描绘吴季舒的隐逸生活和高尚情操,表达了诗人对其敬仰和羡慕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