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念黎庶,诏书换诸侯。
仙郎授剖符,华省辍分忧。
置酒会前殿,赐钱若山丘。
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吾兄镇河朔,拜命宣皇猷。
驷马辞国门,一星东北流。
夏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辀。
赤笔仍在箧,炉香惹衣裘。
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洲。
海风掣金戟,道吏呼鸣驺。
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
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
为郡岂淹旬,政成应未秋。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苍生已望君,黄霸宁久留。
天子念黎庶,诏书换诸侯。
仙郎授剖符,华省辍分忧。
置酒会前殿,赐钱若山丘。
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吾兄镇河朔,拜命宣皇猷。
驷马辞国门,一星东北流。
夏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辀。
赤笔仍在箧,炉香惹衣裘。
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洲。
海风掣金戟,道吏呼鸣驺。
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
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
为郡岂淹旬,政成应未秋。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苍生已望君,黄霸宁久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送颜平原》。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前程的美好祝愿。
"天子念黎庶,诏书换诸侯":开篇即展示皇帝关怀民众、颁布诏令的宏大气势,设置了一种上通天文、下及人事的壮丽场景。
"仙郎授剖符,华省辍分忧":这里的“仙郎”指代官员或使者,“剖符”是古代用以传递命令的一种凭证,诗人借此表明官方对民众的关怀和解除忧虑。
"置酒会前殿,赐钱若山丘":宴席设于宫廷前殿,赐予金钱如同山丘一般多,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盛大的庆典场面。
"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天章”指帝王的法度,“三光”可能是日月星之意,象征着帝王的德泽普及四方;“圣泽”则强调了皇恩的广泛和深厚。
"吾兄镇河朔,拜命宣皇猷":诗人提到自己的兄弟或亲近的人担任边疆官职,接受朝廷的命令去执行皇帝的意旨。
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离别的情景:“驷马辞国门,一星东北流。夏云照银印,暑雨随行辀。”其中“驷马”、“一星”、“夏云”、“暑雨”等都营造出一种秋天离别的氛围。
"赤笔仍在箧,炉香惹衣裘":这里则是对官员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种描绘,表现了他们即将踏上旅途前的忙碌与准备。
"此地邻东溟,孤城吊沧洲":诗人提到自己所处之地的特定环境,孤城可能是指边疆或某个偏远的地方。
以下几句则继续描绘边塞的荒凉和战争的氛围:“海风掣金戟,道吏呼鸣驺。郊原北连燕,剽劫风未休。”其中“海风”、“金戟”、“道吏”、“鸣驺”、“郊原”等都为我们勾勒出边塞的严峻和战争的紧张。
"鱼盐隘里巷,桑柘盈田畴":这里则是对边地生活的一种描绘,表现了当地人民的生产与生活状态。
"为郡岂淹旬,政成应未秋":诗人表达了对颜平原在任所能够长久、政绩显著的期望和祝愿。
最后两句“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苍生已望君,黄霸宁久留”则是诗人希望颜平原能够改善风俗、驯服民心,并对其长久居于此地表示了美好祝愿。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也反映出唐代边塞生活的艰辛和当时官员们的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