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鹊寒鸦噪晚田,山前茅舍起炊烟。
小桥败叶风频扫,斜月平芜犊自眠。
喜鹊寒鸦噪晚田,山前茅舍起炊烟。
小桥败叶风频扫,斜月平芜犊自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山区清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独自在山中隐居时的凄清感受。
"喜鹊寒鸦噪晚田"一句中,喜鹊(即喜鹊鸟)和寒鸦在晚秋的田野间聒噪,它们的声音似乎带有了一丝寂寞和凄凉,预示着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
"山前茅舍起炊烟"则描绘了诗人居住的小屋中升腾起的炊烟,这些炊烟在清晨的空气中缓缓上升,彰显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孤独的情景。
"小桥败叶风频扫"写出了秋季微风轻拂,小桥下的落叶被吹得四处飘散,形成了一幅秋意浓厚的画面。
最后一句"斜月平芜犊自眠"中,斜月即倾斜的月亮,平芜则是平坦而未被耕种的田野。诗人在这样的夜晚自己安然入睡,似乎也只有大自然能够伴随他。
整首诗通过对山区秋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自隐居于深山之中的孤寂心境,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节奏的感慨。
庐山有山叟,弗与王侯友。
晚年居庐山,一路植榆柳。
两年柳叶长,相将荫南亩。
荫多稻苗稀,年荒岂柳咎。
风雨非不时,苗虫酷天狗。
去年工食繁,麦粥苦已久。
今岁秋无收,遑以恤其后。
有衲辞出山,所欲给众口。
众口诚待哺,志操非可苟。
元亮频叩门,礼义看授受。
饥饱信当时,平生安足负。
世人笑我拙,有酒不肯斟。
我笑世人狂,醒醉各失真。
醉时醒时言,醒时醉时心。
醒言不可道,醉心安足任。
兀兀徒自为,言行互商参。
往昔多醒者,被酒同醉人。
醉心尚可易,醒亦非其伦。
因醉乃有醒,尝为醉人瞋。
瞋中多杂乱,益伤人醉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