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
尔虽用于人,我亦用于天。
在物固不同,于用岂殊然。
水下高田乾,尔能俯水取。
假人不尔用,尔受田责否。
吾身虽为龙,动亦天所主。
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
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
尔虽用于人,我亦用于天。
在物固不同,于用岂殊然。
水下高田乾,尔能俯水取。
假人不尔用,尔受田责否。
吾身虽为龙,动亦天所主。
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名为《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二)龙谢水车》。诗中通过神龙与水车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天人合一、自然万物各有所用之意趣。
首句“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开篇便直接点出了主角神龙向水车致歉,并预示了即将展开的一番对话。接着的两句“尔虽用于人,我亦用于天”强调了各自所处的境遇与角色分工。
“在物固不同,于用岂殊然”则进一步阐述了万物有别、用途不一的哲理。下面的“水下高田乾,尔能俯水取”展示了水车利用自然之力以灌溉农田的情景,而“假人不尔用,尔受田责否”则是对水车作用于人类耕作的一种提问和反思。
最后两句“吾身虽为龙,动亦天所主。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表明了神龙作为自然之象征,其行动同样受到天道的支配,而自身则安于其本职,即降下滋润万物的甘霖。
通过这场对话,诗人展现了一个和谐共生的宇宙观,其中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价值与使命,并在自然界中各司其职。
名姝产西州,皎皎冰雪姿。
结缡事夫君,修姱盛光仪。
入宫见猜妒,众女憎蛾眉。
承欢不敝席,故宠忽已移。
掇蜂误尹公,掩鼻残楚姬。
由来谗言昌,涅素易为缁。
所嗟奉仁明,中道成乖离。
白日流高天,妾心炯如斯。
君恩傥可还,枯槁生华滋。
誓言敦谅节,素发以为期。
我性真且率,不知恒怒嗔。
俯仰欲从俗,夏畦同苦辛。
以此甘弃置,筑屋龟溪滨。
西与长松友,东将脩竹邻。
桃李粗罗列,梅柳亦清新。
渐与市朝远,颇觉渔樵亲。
自谓独往意,白首无缁磷。
安知承嘉惠,再踏京华尘。
京华人所慕,宜富不宜贫。
严郑不可作,兹怀向谁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