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苕何青青,上蒙松与柏。
一时良亦好,岁晚竟谁得。
人无金石寿,生年不盈百。
何为慕荣禄,抱此长戚戚。
陵苕何青青,上蒙松与柏。
一时良亦好,岁晚竟谁得。
人无金石寿,生年不盈百。
何为慕荣禄,抱此长戚戚。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赵孟頫的《咏怀六首》之五,通过对比陵苕与金石的寿命,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陵苕何青青”,以青青的陵苕起笔,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青春的美好。接着,“上蒙松与柏”描绘了陵苕在松柏的覆盖下生长的景象,暗喻着环境的限制与生命的挑战。接下来的“一时良亦好,岁晚竟谁得”,转折中蕴含深意,指出尽管初期看似美好,但最终谁能获得真正的成功或幸福,却难以预料。
“人无金石寿,生年不盈百”两句,直接点明了人生的短暂,将人与金石进行对比,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有限。随后,“何为慕荣禄,抱此长戚戚”则表达了对追求名利的反思,指出这种追求往往伴随着长久的忧虑和不安,暗示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精神富足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超越物质追求、追求心灵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
一水萦回两岸鸥,翩翩无数近行舟。
十年不见浑如旧,有意随人天际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