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投莲社,逃名醉竹林。
可怜千古事,独契一时心。
祗树巢幽鸟,繁云结夕阴。
风来醒客梦,溽暑岂相侵。
习静投莲社,逃名醉竹林。
可怜千古事,独契一时心。
祗树巢幽鸟,繁云结夕阴。
风来醒客梦,溽暑岂相侵。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夏日集普德寺竹林》描绘了夏日静谧的竹林场景,诗人选择在此习静并加入莲社,以逃避世俗名声,沉浸于自然之中。他感叹古今人事虽多,但此刻的心境却与竹林的宁静相契合。竹林深处,只有幽鸟在枝头筑巢,傍晚时分,乌云聚拢,带来些许凉意。清风吹过,似乎能驱散炎热,让来访者从梦境中醒来,感受到竹林带来的宜人气息。整首诗通过写景抒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戴星蹑履谒灵祠,俯瞰龙宫映绿漪。
镜样清潭三百尺,峰峦环绕耸苍碧。
道旁野老忽长嘘,昔也原为安民居。
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
姑嗔大嫂方作喧,迅雷陷宅变深潭。
是时水底犹存屋,入夜人闻尚舂粟。
历年既久已无形,神龙守护称安灵。
呼吸风雷作云雨,爰与人间茂禾黍。
大观邦人因祷祈,沛然甘澍满郊圻。
人皆怀惠颂灵迹,侯爵初封助欢怿。
近时响应达朝廷,屡颁显号莫与京。
我来假守三逢夏,每遇乾枯叩祠下。
灵湫一滴涨塞天,冲倒天河频有年。
终始恩波如一日,躬趋端拜感何极。
肃容亲炷一瓣香,稽首皈依谢休祥。
潭心水面跳双鲤,已觉威灵示人喜。
南游行矣归故乡,更愿神兮长久与民作丰穰。
《龙潭祷雨记事》【宋·杨幼舆】戴星蹑履谒灵祠,俯瞰龙宫映绿漪。镜样清潭三百尺,峰峦环绕耸苍碧。道旁野老忽长嘘,昔也原为安民居。嫂笑小姑借梳掠,插梳横耳走送却。姑嗔大嫂方作喧,迅雷陷宅变深潭。是时水底犹存屋,入夜人闻尚舂粟。历年既久已无形,神龙守护称安灵。呼吸风雷作云雨,爰与人间茂禾黍。大观邦人因祷祈,沛然甘澍满郊圻。人皆怀惠颂灵迹,侯爵初封助欢怿。近时响应达朝廷,屡颁显号莫与京。我来假守三逢夏,每遇乾枯叩祠下。灵湫一滴涨塞天,冲倒天河频有年。终始恩波如一日,躬趋端拜感何极。肃容亲炷一瓣香,稽首皈依谢休祥。潭心水面跳双鲤,已觉威灵示人喜。南游行矣归故乡,更愿神兮长久与民作丰穰。
https://shici.929r.com/shici/gx2EXj.html
玉英檀蕊,细意凭君看。
青帝忒多情,费几许、春风暗剪。
晓来敧枕,不觉嫩香飘,披宿雾,启幽窗,不道开初遍。
无穷风味,乍可蜂莺占。
莫遣俗人知,怕毒眼、急须遮断。
倚墙压架,娇困卧枝头,心绪里,阿谁知,似个人撩乱。
海上楼台,壶中日月,乍觉挈来平地。
熙熙鸡犬,簇簇僮奴,亦自有登天志。
知是仙官,出应亨期,因识前修风味。
看纵横才美,雍容谈笑,一团和气。
钟秀处、雪洁霜□,梅清竹瘦,占尽小春佳致。
笙歌韵溢,锦绣香浓,饮少未妨欢醉。
好在双椿,伫看丹桂分折,芝庭兰砌。
向游惟功行,和羹勋业,共传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