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探春慢.次赵饮谷韵》
《探春慢.次赵饮谷韵》全文
清 / 厉鹗   形式: 词  词牌: 探春慢

冷砚敲秋,枯筇倚晚,西风斜掠平楚。

芋熟湖田,枫明水巷,先放烟鸿飞去。

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閒愁吹絮。

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此际青门曾住。

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

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

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

(0)
鉴赏

这首《探春慢》以清雅之笔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首先,“冷砚敲秋,枯筇倚晚”,开篇即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冷砚与枯筇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衰败,而“敲”和“倚”则赋予了静态景物以动态感,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接着,“西风斜掠平楚”,西风的吹拂不仅带来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环境的开阔与辽远,平楚(平原)的景象在秋风中显得更加空旷寂寥。

“芋熟湖田,枫明水巷”两句,通过“熟”与“明”的色彩对比,展现了丰收与生机,同时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与凋零。“先放烟鸿飞去”,烟鸿(大雁)的南迁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预示着离别的开始。

“还似春时节,扫不尽、闲愁吹絮”,将眼前的秋景与往昔的春景相比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同时“闲愁吹絮”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纷乱与无奈。

“暖红院落谁家,迎寒犹试箫鼓”,暖红院落与迎寒箫鼓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温馨而后者略显凄凉,体现了诗人对温暖与寒冷、繁华与寂寞的深刻感受。

“此际青门曾住。记晓碾霜轮,未教离阻”,青门(古代长安城东门)曾是诗人居住之地,晓碾霜轮则暗示了早起劳作的场景,未教离阻表达了对过去生活的留恋与不舍。

“老大才华,凄凉身事,销得箜篌知遇”,老大才华与凄凉身事并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才华无处施展的感慨,箜篌知遇则寄托了对知音的渴望与珍惜。

“三五回圆月,怕静夜、窥人良苦”,三五回圆月象征着团圆与希望,但诗人却害怕在静谧的夜晚,月亮窥视人间的痛苦,表达了对孤独与寂寞的恐惧。

“待问梅花,何时香拂衫缕”,最后以梅花作为期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日黄昏的景色,以及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深沉的哲思与情感的波动。

作者介绍
厉鹗

厉鹗
朝代:清   字:太鸿   号:樊榭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692-1752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著名诗人、学者,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李绂在浙江主持乡试时,看到厉鹗的试卷,大为欣赏。厉鹗于该年考中举人。进京以后,以诗为汤右曾所赏识,但未能考中进士。乾隆元年(1736年),为浙江巡抚程元章推荐,参加“博学鸿词”考试。由于考试过程中,误将《论》置于《诗》前,以不合程式再次名落孙山。
猜你喜欢

咏史诗.垓下

拔山力尽霸图隳,倚剑空歌不逝骓。

明月满营天似水,那堪回首别虞姬。

(0)

送虢州王录事之任

谓子文章达,当年羽翼高。

一经俄白首,三命尚青袍。

未遇须藏器,安卑莫告劳。

盘根倘相值,试用发硎刀。

(0)

零陵春望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

日晴潇湘渚,云断岣嵝岑。

仙驾不可望,世途非所任。

凝情空景慕,万里苍梧阴。

(0)

次韵和礼部卢侍郎江上秋夕寓怀

卢郎到处觉风生,蜀郡留连亚相情。

乱后江山悲庾信,夜来烟月属袁宏。

梦归兰省寒星动,吟向莎洲宿鹭惊。

未脱白衣头半白,叨陪属和倍为荣。

(0)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0)

忽然太行雪,昨夜飞入来。

崚嶒堕庭中,严白何皑皑。

奴婢晓开户,四肢冻徘徊。

咽言词不成,告诉情状摧。

官给未入门,家人尽以灰。

意劝莫笑雪,笑雪贫为灾。

将暖此残疾,典卖争致杯。

教令再举手,誇曜馀生才。

强起吐巧词,委曲多新裁。

为尔作非夫,忍耻轰暍雷。

书之与君子,庶免生嫌猜。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