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功甫归隐东麓》
《寄功甫归隐东麓》全文
明 / 徐问   形式: 古风

孤尘积翠连云起,北走金陵枕江水。

山形缭绕如蜿蜒,中有幽人隐居里。

芙蓉石室开葱茏,赤日照耀神仙宫。

山鸡野鹤自啼舞,长林声散洪涛风。

主人归来未头白,卜筑缘山傍川脉。

歌词洗尽沙土痕,野堂愁绝莺花魄。

知君独往岁月长,户庭哀壑流辉光。

安得驱我置汝傍,东山孤高遥相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美好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归隐者所处环境的壮丽与宁静。诗人以“孤尘积翠”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隐士生活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北走金陵枕江水”,既点明了地理位置,也暗示了隐士远离尘嚣的心境。“山形缭绕如蜿蜒,中有幽人隐居里”两句,生动描绘了山峦环绕、隐居之所的神秘与静谧。

接下来,“芙蓉石室开葱茏,赤日照耀神仙宫”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神圣,仿佛是人间仙境。“山鸡野鹤自啼舞,长林声散洪涛风”则通过自然界的生灵活动,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和谐感。最后,“主人归来未头白,卜筑缘山傍川脉”两句,展现了隐士的生活状态,虽年岁已长,但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歌词洗尽沙土痕,野堂愁绝莺花魄”描绘了隐士的音乐与诗歌创作,如同洗涤心灵的沙土,充满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知君独往岁月长,户庭哀壑流辉光”表达了对隐士孤独而悠长岁月的敬仰之情。“安得驱我置汝傍,东山孤高遥相望”则是诗人渴望能与隐士为邻,共同欣赏东山的孤高与美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徐问
朝代:明

常州府武进人,字用中,号养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广平推官。召为刑部主事。出为登州知府,滨海多盗,尽捕之。调临江,修坏堤七十二处。累迁广东左布政使。嘉靖十一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讨杀父之独山土官蒙钺。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引疾去,卒谥庄裕。有《读书劄记》、《山堂萃稿》。
猜你喜欢

偈颂七十二首·其四十八

平常闲坐与闲行,岭上无心云片生。

照镜俱亡人不立,依前日午打三更。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六十一

四年居此日波波,累及禅和不奈何。

今感圣恩林下去,一轮秋月照天河。

(0)

偈颂七首·其四

今朝三月半,百花开烂熳。

祖意甚分明,何妨著眼看。

看看,忽然花谢树头空,又被风吹别调中。

(0)

临寂偈·其一

本自无家可得归,云边有路许谁知。

溪光摇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

(0)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其十三

小寺鸦鸣日午时,无人同趣独支颐。

慇勤为注铜瓶水,只篸横斜一两枝。

(0)

宿绍兴

小舟夜宿越州城,卧看星河尽意明。

漏鼓乍听连岸响,好风佳月总同盟。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