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吴中观贡藕》
《秋日吴中观贡藕》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野艇几西东,清泠映碧空。

褰衣来水上,捧玉出泥中。

叶乱田田绿,莲馀片片红。

激波才入选,就日已生风。

御洁玲珑膳,人怀拔擢功。

梯山谩多品,不与世流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ūzhōngguāngòngǒu
táng / zhào

tǐng西dōngqīnglíngyìngkōng

qiānláishuǐshàngpěngchūzhōng

luàntiántián绿liánpiànpiànhóng

cáixuǎnjiùshēngfēng

jiélínglóngshànrén怀huáizhuógōng

shānmànduōpǐnshìliútóng

翻译
小船随意东西漂泊,倒映在清澈的天空。
提起衣服走上水面,从淤泥中捧出莲花。
荷叶密密层层,一片翠绿,莲花剩下的是点点红艳。
水花刚被激起,阳光下已生出微风。
洁净精美的菜肴,仿佛是莲花拔节生长的功劳。
尽管有各种阶梯式的等级,它却不随世俗潮流而变。
注释
野艇:野外的小船。
清泠:形容水清澈。
碧空:蔚蓝色的天空。
褰衣:提起衣服。
捧玉:比喻捧出莲花,如珍视之玉。
田田:形容荷叶密集的样子。
激波:水面上激起的波浪。
玲珑:精致、细巧。
拔擢:提拔、选拔。
梯山:比喻等级或地位的阶梯。
谩多品:徒然有许多等级。
流同:随同主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吴中观赏水生植物的景象。开篇“野艇几西东,清泠映碧空”写出了作者乘坐小船在湖面上游弋,四周被清澈的水和晴朗的蓝天环绕,给人以一种自由自在、心旷神怡的感觉。

接下来的“褰衣来水上,捧玉出泥中”则描绘了作者亲近自然,将衣襟卷起,在清澈的水面上拾取到莲藕,这里的“捧玉”是对莲藕的美好比喻,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植物的喜爱和赞美。

诗中“叶乱田田绿,莲馀片片红”生动地勾勒出了水藕生长的环境,以及它们在秋天还能保持的一抔翠绿和点缀的鲜红。这样的景象不仅显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力和季节更迭的赞叹。

“激波才入选,就日已生风”写出了水面被打捞时产生的涟漪,以及随着日光的照射,微风徐来,这不仅是对视觉的描绘,也触动了听觉和感觉,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御洁玲珑膳,人怀拔擢功”则表现了作者对于纯净自然食物的欣赏,以及对劳作人民的赞美。这里的“御洁”指的是清洁美好的水藕,而“人怀拔擢功”则是对那些辛勤劳作、从泥土中提取莲藕的人们的敬意。

最后,“梯山谩多品,不与世流同”表达了作者对于不同于世俗纷争和物质追求的自然之美的向往,以及他个人对于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这里的“梯山”形象生动,指的是通过梯子攀爬山上的各种植物品种,而“不与世流同”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纯净的理念。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通过对秋日吴中水生植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淡泊。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吴门夏日

邗沟风动水萍开,暖日游丝覆酒杯。

吴越旌旗二千载,落霞多处一登台。

(0)

履仁独留治平寒夜有怀二首·其一

遥遥治平寺,乃在楞伽麓。

之子神情秀,空山裹云宿。

月冷石林清,孤眠岂能熟。

还持一束书,起傍梅花读。

灯昏夜参半,饥鼠鸣古屋。

凄风西北来,吹堕檐间木。

感此霜露繁,坐觉芳华促。

少壮曾几时,岁月在空谷。

念子隔重城,何能慰幽独。

(0)

宫词·其十七

井梧写句付宫沟,墨汁啼痕字面稠。

虎豹九重严夜禁,争能禁得水东流。

(0)

巴人竹枝歌四首·其一

江草江花满眼新,不知郎处几多春。

愁来欲上东峰望,上到东峰愁杀人。

(0)

题扇寄寿春希尹

淮南花雨送春还,丛桂阴阴郡阁閒。

自是刘安有仙骨,谪居犹近八公山。

(0)

山行即事二首·其二

陵署青青生午烟,山渠㶁㶁响春泉。

白头宫监松林下,閒说英皇北狩年。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