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桥边,白云渡口,画船箫鼓端阳。
十六年来,故园事事堪伤。
前年此日偏相忆,有沙鸥、招得成行。
向丰溪、掠过波声,划破山光。
当时但觉离情速,倩蛮笺缄恨,苦说他乡。
谁道而含,回头一样茫茫。
客来都问江南好,问江南、可是潇湘?
怎凭阑、一缕西风,一寸回肠。
红杏桥边,白云渡口,画船箫鼓端阳。
十六年来,故园事事堪伤。
前年此日偏相忆,有沙鸥、招得成行。
向丰溪、掠过波声,划破山光。
当时但觉离情速,倩蛮笺缄恨,苦说他乡。
谁道而含,回头一样茫茫。
客来都问江南好,问江南、可是潇湘?
怎凭阑、一缕西风,一寸回肠。
这首《高阳台》是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故园的深深怀念。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
“红杏桥边,白云渡口”,开篇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画面,红杏与白云作为背景,为后文的情感铺垫奠定了基调。接下来,“画船箫鼓端阳”一句,通过端午节的热闹场景反衬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十六年来,故园事事堪伤”,时间的流逝与物是人非的感慨交织在一起,引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紧接着,“前年此日偏相忆,有沙鸥、招得成行”,通过沙鸥的招引,进一步强化了对过往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当时但觉离情速,倩蛮笺缄恨,苦说他乡”,这一段表达了词人在离别时的痛苦与不舍,通过“蛮笺”(一种纸张)的使用,增加了情感的深度,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远方的思念与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谁道而含,回头一样茫茫”,这一句转折,似乎在询问世间是否真的存在不变的归宿,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客来都问江南好,问江南、可是潇湘?怎凭阑、一缕西风,一寸回肠”,通过他人对江南的询问,反观词人内心深处对江南的复杂情感,以及面对西风时难以抑制的思乡之情,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故园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对酒歌,少年白发蒙其颠。
四坐且勿喧,踯躅吞声内相怜。
欲有叙家世,二千石、乘朱轮者将十人。
弱冠明经,射策甲第。为郎无状,偃蹇不迁。
无蔽芾以藏其朱颜,绛灌将相大臣自愧其妍。
侧目而睊睊,安令文墨操吏权。
斥之去,一往勿复言。
惭无贾生之策,彷徨公车靡阶以自前。
月请囊粟十百钱,陛下万寿,小臣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