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夏景变馀春,清晓园林未有尘。
日日东风欺弱柳,鹅黄吹尽作青云。
阴阴夏景变馀春,清晓园林未有尘。
日日东风欺弱柳,鹅黄吹尽作青云。
这是一首描绘初夏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春去夏至之际美好情境的独特感受。
“阴阴夏景变馀春”,以“阴阴”二字渲染出初夏时节的湿润气息,同时点明季节交替,从而唤起读者对于即将逝去的春天和来临的夏日的联想。这里,“馀春”一词,既蕴含着对逝去美好的留恋,也预示了新生的开始。
“清晓园林未有尘”,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纯净的早晨景象。“清晓”二字,传递出清新的空气和柔和的光线,而“园林未有尘”的意境,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无污染的自然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日日东风欺弱柳,鹅黄吹尽作青云”,则描写了初夏时节东风对柳树的影响。“日日”强调了时间的连续性和季节变换的渐进感;“东风欺弱柳”,通过“欺”字形容东风与弱柳之间似乎的情意相牵,增添了一丝诗意。最后,“鹅黄吹尽作青云”的“鹅黄”指的是柳絮随风飞舞的景象,而“吹尽作青云”则将这动态的画面转换为静态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界的无穷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色彩和形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初夏景色的深切感受,同时也让读者能够在这短暂的季节转换中体验到生命的美好与自然界的无常。
伏尽暑初变,西风作秋声。
潇潇晚雨急,达旦声不停。
阴暝鸡失警,微凉肃晨兴。
湍流昌阶闼,积潦被门庭。
仰视天盖低,玄云送惊霆。
黑蜧乐以逞,商羊方未宁。
后土何茫茫,流潦浩纵横。
忧念在民食,敢私兰菊荣。
漠漠暮未已,琅琅夜还增。
嗟余但高枕,饱食愧疲氓。
吾友吕子者,其人艺且文。
何侯绿沉鎗,颜皋弓六钧。
勿谓豪少年,诗书精讨论。
文词踵骚雅,岂但惊庸人。
群儿事膏沐,炫粥倚市门。
汲汲恐不售,惟忧货非珍。
子独抱奇璞,九袭包衣巾。
尘埃自蒙垢,但畏人知闻。
区区事边幅,碌碌随俗尘。
顾我未免此,深惭非子伦。
离别可奈何,高歌倒清尊。
愿子重辉光,去去翔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