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烟沙接冷云,平林寂历夕阳昏。
轻舟急桨归何处,应住山前黄叶村。
一带烟沙接冷云,平林寂历夕阳昏。
轻舟急桨归何处,应住山前黄叶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清的秋日景象。"一带烟沙接冷云",寥寥数语勾勒出远处沙地与低垂的阴云相连,营造出一种苍茫而冷寂的氛围。"平林寂历夕阳昏"进一步描绘了近处的树林在夕阳余晖下显得静谧而昏暗,透露出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情绪。
"轻舟急桨归何处"转而关注画面中的动态元素,一叶轻舟正急急划过水面,引发读者对舟上人物去向的好奇。"应住山前黄叶村"给出了答案,推测舟子可能驶向山前那座被黄叶装点的村庄,给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归宿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面的静态与动态、景色的壮阔与细腻巧妙结合,展现出诗人对张太尉画作的独特感受,寓情于景,富有意境。
在昔桃李县,而今松桂林。
是诚五马贵,足此万卷心。
有人梦得鹿,旦日果可寻。
斯文天地间,皎如月长临。
东海鳄噀怒,衡山云涨深。
精诚不可触,岂知鹤在阴。
树影陈燕几,松声杂瑶琴。
亦有牙鼓挝,不妨弦诵音。
俯仰道德意,祓除文字淫。
故家事业在,无使霜毛侵。
趁得官闲且载书,隔墙时唤子云居。
公如碧树有秋意,渠亦清流临浊淤。
盖代勋庸诚有种,凿空道德竟何如。
寄声楚观沧茫外,璧月依然在太虚。
慧空抓著吾痒处,吾尝劄著伊痛处。
痛处痒,痒处痛,不与千圣同途,岂与衲僧共用。
莫言扫帚竹里无钱筒,蒿枝丛林无梁栋。
虽然家丑不可外扬,也要诸方眼目定动。
而今各自不得已,一任画出这般不唧溜底老冻■。
但将悬向壁角落头,使来者瞻之仰之。
昼夜六时烧兜楼婆毕力迦沈水栴檀之香,作七代祖翁之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