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影满空壁,晨曦上清轩。
庭下双高桐,枝叶蔚以繁。
种者意自远,岂并群木论。
谓可縆朱丝,中有雅韵存。
成之在谁手,但为培霜根。
须知治世音,尽付于此孙。
晴影满空壁,晨曦上清轩。
庭下双高桐,枝叶蔚以繁。
种者意自远,岂并群木论。
谓可縆朱丝,中有雅韵存。
成之在谁手,但为培霜根。
须知治世音,尽付于此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阳光映照在空旷的墙壁上,清晨的光线洒在高洁的轩车上。庭院中种植着两棵高大的桐树,其枝叶繁茂,显得十分壮观。栽培这些树木的人,其心意远大,不仅仅是为了种植一般的群木而已。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欣赏,同时也蕴含着深远的意义。
"谓可縆朱丝,中有雅韵存"这两句,暗示着这些树木不仅外表壮丽,而且内在也有其独特的韵味存在。这里可能还包含了作者对于艺术或文化修养的赞美之意。
"成之在谁手,但为培霜根"则表达了作品或事物完成的过程和动机,是为了给予后人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不仅仅是为了现实中的功利。
最后两句"须知治世音,尽付于此孙"表明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传递出治理世界的声音,寄托着对未来世代的期望和重托。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希望后代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愿景。
扶道觅阳春,相将共携手。
草色犹自腓,林中都未有。
无事逐梅花,空教信杨柳。
且复归去来,含情寄杯酒。
泽兰被荒径,孤芳岂自通。
幸逢瑶池旷,得与金芝丛。
朝承紫台露,夕润绿池风。
既美修嫭女,复悦繁华童。
夙昔玉霜满,旦暮翠条空。
叶飘储胥右,芳歇露寒东。纪化尚盈昃,俗志信?隆。
财殚交易绝,华落爱难终。
所惜改欢眄,岂恨逐征蓬。
愿回昭阳景,持照长门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