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其五》
《和杨恒叔集中五首前二章道恒叔事后三章自道·其五》全文
明 / 吴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文会京华远结朋,一心忠告愧何能。

日从闹市旁耽读,夜向邻家隙借灯。

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

宦情萧索投闲早,遥拟随山拽瘦藤。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在京城相聚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

首句“文会京华远结朋”,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在繁华的京城相聚,共同探讨学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接着,“一心忠告愧何能”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表达出自己在给予朋友忠告时的力不从心。

“日从闹市旁耽读,夜向邻家隙借灯”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勤奋读书的生活场景。白日里,他沉浸在书海之中,夜晚则利用邻居家的灯光继续学习,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

“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两句,通过描述自己的老琴和竹杖,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淡泊。老琴上的纹路稀疏,竹杖的棱角已被岁月磨平,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

最后,“宦情萧索投闲早,遥拟随山拽瘦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早早地辞去了官职,希望能够像随山而行的瘦藤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于自然之中,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以及他对知识的热爱、生活的简朴和对自然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吴琏
朝代:明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正不合,引疾归。卒年八十馀。著有《竹庐诗集》。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有传。吴琏诗,以嘉靖九年南海吴氏家刊本《竹庐诗集》为底本。
猜你喜欢

别玉笥何鍊师·其二

诚斋已古人,文字上无古。

云龙渺相从,传家有文武。

异闻蕲一面,渴予心独苦。

龙门快先登,羡子赏音遇。

廖师抱长材,弥明吐奇语。

牵联千载名,政以韩子序。

君从萧滩来,我向赣水去。

饥驱我漫出,可耐尘土污。

云山固招君,底事闯城府。

秋凄君且归,我行方出户。

稻粱亦何味,茯苓自堪煮。

何时扣白云,借我一坐具。

(0)

感遇六首·其五

我初居三山,同里数十人。

尊酒相劳苦,言辞亦谆谆。

去来四十年,皆成冢中尘。

子孙虽或存,败屋卖作薪。

此亦何罪哉,不过坐一贫。

我幸未至此,亦复拙谋身。

无饭可哺汝,触目成悲辛。

(0)

留别义塾诸公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污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祇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勖学追前修。

(0)

偶得吟

林间无事可装怀,昼睡功劳酒一杯。

残梦不能全省记,半随风雨过东街。

(0)

秋怀·其二

天高正寥泬,深夜群动阒。

秋声从何来,淅沥复萧瑟。

须臾忽澎湃,愁思若悽恻。

罢琴试静听,纷纷鸣四壁。

有如贾少年,流涕重太息。

时事已凄凉,俛仰一今昔。

嗟余复何言,抱此长戚戚。

(0)

赵玿赴成都府广都县尉以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为韵送之作八首·其一

吾生常羁旅,送客情更重。

嗟哉平生交,今复万里送。

愁端寓心目,往感接魂梦。

穷途独栖迟,直道竟何用。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