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京华远结朋,一心忠告愧何能。
日从闹市旁耽读,夜向邻家隙借灯。
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
宦情萧索投闲早,遥拟随山拽瘦藤。
文会京华远结朋,一心忠告愧何能。
日从闹市旁耽读,夜向邻家隙借灯。
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
宦情萧索投闲早,遥拟随山拽瘦藤。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与友人在京城相聚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反思。
首句“文会京华远结朋”,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在繁华的京城相聚,共同探讨学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接着,“一心忠告愧何能”一句,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表达出自己在给予朋友忠告时的力不从心。
“日从闹市旁耽读,夜向邻家隙借灯”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勤奋读书的生活场景。白日里,他沉浸在书海之中,夜晚则利用邻居家的灯光继续学习,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
“顾我老琴纹少漆,任人方竹杖无棱”两句,通过描述自己的老琴和竹杖,反映了诗人生活的简朴与淡泊。老琴上的纹路稀疏,竹杖的棱角已被岁月磨平,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
最后,“宦情萧索投闲早,遥拟随山拽瘦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他早早地辞去了官职,希望能够像随山而行的瘦藤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于自然之中,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友情,以及他对知识的热爱、生活的简朴和对自然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诚斋已古人,文字上无古。
云龙渺相从,传家有文武。
异闻蕲一面,渴予心独苦。
龙门快先登,羡子赏音遇。
廖师抱长材,弥明吐奇语。
牵联千载名,政以韩子序。
君从萧滩来,我向赣水去。
饥驱我漫出,可耐尘土污。
云山固招君,底事闯城府。
秋凄君且归,我行方出户。
稻粱亦何味,茯苓自堪煮。
何时扣白云,借我一坐具。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污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祇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勖学追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