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义塾诸公》
《留别义塾诸公》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污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祇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勖学追前修。

(0)
注释
婆娑:形容姿态优美。
已矣:已经如此,表示感叹。
麋鹿:古代传说中的神兽。
违本性:违背了原有的天性。
驾言:驾车出行。
人才:指有才能的人。
儒流:儒生群体。
衰朽质:衰老的身体。
识者:有见识的人。
溽暑:湿热的夏天。
红葵榴:红色的葵花和石榴。
翻译
一位七旬老翁,人生至此有何求。
麋鹿失去本性,一旦离开山林便无处停留。
故乡究竟在何方,驾车向东南方游走。
江南人才济济,学者众多如江河。
回顾自己衰老之躯,如同污秽流入清澈的沟渠。
宴坐中有人唱起《骊驹》曲,怕让有识之士见笑。
酷暑难耐夏日长,偶尔休息也该回家。
南窗下小屋仅容膝,躺卧其间看红花绿叶。
岁月不等人,镜子映照着我满头白发。
如今往后,死亡如海面泡沫,转瞬即逝。
望各位正值青春,努力学习以追先贤足迹。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的《留别义塾诸公》,描绘了一位七十岁的老翁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年轻学子的寄语。首句“婆娑七十翁”形象地刻画了老者的沧桑与坚韧,接着“已矣将焉求”表达了他对于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以麋鹿比喻自己,感叹离开自然的束缚,暗示了对回归本性的向往。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选择出游吴会之地,那里人才济济,学术氛围浓厚。然而,面对自身的衰老,“内顾衰朽质”,他感到自己的不足,如同污渠映照出清水沟的污浊。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表达了他的自省,意识到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匹配这样的环境,可能会让识者感到羞愧。接下来,诗人借夏日炎热,表达对休息的渴望,希望能适时归隐。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描绘了简朴的生活画面,尽管岁月匆匆,他仍珍惜眼前时光。最后,他感慨时间无情,自己即将逝去,如同大海上的泡沫。他鼓励年轻的朋友们趁着少壮年华,努力学习,追赶前贤。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有对后辈的期许,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对教育的热情。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晚春出箭溪二首

晴云冉冉薄斜晖,春静衡门半掩扉。
风入墙头丹杏晚,高枝频颭乱花飞。

(0)

环翠台

直从平地矗崔嵬,南向群山斗次来。
尽此半春留客醉,莫愁一日不花开。
水从绿野前头绕,竹向芳菲缺处栽。
目前断鸿天外去,问他更是几时回。

(0)

嘉禾八咏·金鱼池

池上春风动白苹,池边清浅见金鳞。
新波已纵游鱼乐,调笑江头结网人。

(0)

嘉禾八咏·披云阁

城角巍栏见海涯,春风帘幕暖飘花。
云烟断处沧波阔,一簇楼台十万家。

(0)

嘉禾八咏·会景亭

清入栏干酒易醒,春风杨柳几沙汀。
平沙抵得潇湘阔,祗欠螺峰数点青。

(0)

嘉禾八咏·羞墓

玉颜羞见锦衣侯,草木烟封雨锁愁。
不似田文门下客,一贫一富不知羞。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