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污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祇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勖学追前修。
婆娑七十翁,已矣将焉求。
麋鹿违本性,一朝出林丘。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
人才盛吴会,讲贯多儒流。
内顾衰朽质,污渠映清沟。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
溽暑困朱夏,偃息时归休。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
年华不我待,青镜照白头。
祇今已后死,巨海吹浮沤。
诸君幸少壮,勖学追前修。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的《留别义塾诸公》,描绘了一位七十岁的老翁对于人生的感慨和对年轻学子的寄语。首句“婆娑七十翁”形象地刻画了老者的沧桑与坚韧,接着“已矣将焉求”表达了他对于晚年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以麋鹿比喻自己,感叹离开自然的束缚,暗示了对回归本性的向往。
“故园在何许,驾言东南游”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知识文化的追求,选择出游吴会之地,那里人才济济,学术氛围浓厚。然而,面对自身的衰老,“内顾衰朽质”,他感到自己的不足,如同污渠映照出清水沟的污浊。
“坐有歌骊驹,将贻识者羞”表达了他的自省,意识到自己的才华不足以匹配这样的环境,可能会让识者感到羞愧。接下来,诗人借夏日炎热,表达对休息的渴望,希望能适时归隐。
“南窗小容膝,卧对红葵榴”描绘了简朴的生活画面,尽管岁月匆匆,他仍珍惜眼前时光。最后,他感慨时间无情,自己即将逝去,如同大海上的泡沫。他鼓励年轻的朋友们趁着少壮年华,努力学习,追赶前贤。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又有对后辈的期许,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智慧和对教育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