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中洞绝顶寄伦右溪何古林·其二》
《登中洞绝顶寄伦右溪何古林·其二》全文
明 / 王渐逵   形式: 七言律诗

散瀑流霞自化工,澹然幽兴恰相逢。

悟来石室图书契,梦入禅关色相空。

已见东皇归下界,即看南斗近中峰。

何时卜筑从前约,煨芋岩根荐晚风。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深处的宁静感悟。首句“散瀑流霞自化工”,以瀑布与流霞的自然美景,象征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展现出一种宏伟而壮丽的自然景观。接着,“澹然幽兴恰相逢”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共鸣,两者在这一刻似乎不期而遇,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共生状态。

“悟来石室图书契,梦入禅关色相空”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自然与内心的探索。石室中的图书契,可能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积累,而“梦入禅关色相空”则暗示了诗人通过冥想或梦境,达到了心灵的净化与超脱,认识到万物皆空,一切外在的形相不过是虚幻的表象。

“已见东皇归下界,即看南斗近中峰”这两句,运用了季节更替和星辰位置的变化,隐喻时间的流逝与宇宙的广阔。东皇通常指春天的神灵,这里象征着生机与希望;南斗则是北斗七星之一,代表方向与指引。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寓意着人生的流转与追求的方向。

最后,“何时卜筑从前约,煨芋岩根荐晚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与规划。卜筑意味着选择居住之地,煨芋岩根则是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与自然紧密相连。诗人期待着在某个时刻,能够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享受晚风中烤芋的温馨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内心之静以及人生理想的深切感悟,充满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王渐逵
朝代:明

(1498—1559)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猜你喜欢

三学山盘陀石上刻诗

拔地山峦秀,排空殿阁斜。

云供数州雨,树献九天花。

夜月摩峰顶,秋钟彻海涯。

长松拂星汉,一一是仙槎。

(0)

赋得夏首启节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0)

夜直

大内隔重墙,多闻乐未央。

灯明宫树色,茶煮禁泉香。

凤辇通门静,鸡歌入漏长。

宴荣陪御席,话密近龙章。

吟步彤庭月,眠分玉署凉。

欲黏朱绂重,频草白麻忙。

笔力将群吏,人情在致唐。

万方瞻仰处,晨夕面吾皇。

(0)

东飞伯劳歌

南飞乌鹊北飞鸿,弄玉兰香时会同。

谁家可怜出窗牖,春心百媚胜杨柳。

银床金屋挂流苏,宝镜玉钗横珊瑚。

年时二八新红脸,宜笑宜歌羞更敛。

风花一去杳不归,秪为无双惜舞衣。

(0)

赤帝·其一

惟此夏德德恢台。两龙在御炎精来。

(0)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其四徐干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

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

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末途幸休明,栖集建薄质。

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

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

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

中饮顾昔心,怅焉若有失。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