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北阙三春晚,南荣九夏初。
黄莺弄渐变,翠林花落馀。
瀑流还响谷,猿啼自应虚。
早荷向心卷,长杨就影舒。
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
这是一首描绘春末初夏景色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生命更新的深刻感悟。
“北阙三春晚”与“南荣九夏初”两句,分别指代北方山势上的春色渐暮,以及南方荣华的夏日初来。这里,“阙”通常指宫殿前的高台,而“荣”则形容植物繁盛的样子,诗人巧妙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勾勒出一幅春末夏初交替的画面。
接着,“黄莺弄渐变”和“翠林花落馀”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随季节变化的情景。黄莺,即黄鹂鸟,它们的鸣叫声随着春意渐浓而有所不同;而翠林中的花朵则在夏风中悄然飘落,诗人捕捉到了这一瞬息万变的美妙场景。
“瀑流还响谷”和“猿啼自应虚”两句,则是对自然之声的描绘。瀑布如同音乐般回荡在山谷之间,而猿啼,即猿猴的叫声,仿佛在空旷的山林中找到了一种呼应。
“早荷向心卷”和“长杨就影舒”两句,则描写了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展现出的姿态。荷花在清晨时分向内卷曲,而长杨树则在微风中舒展开来,投下了悠长的树影。
最后,“此时欢不极,调轸坐相于”两句,是诗人对当前时光的感慨和享受。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要珍惜这一刻的美好,不要让快乐无限扩展,而是坐在那里,用心去体会和感受周遭的美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抒写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
天寒群壑幽,客散四壁静。
跻攀肯堂馀,捕逐而翁影。
汨汨伊闽波,沿流固知迥。
王明梗时福,辛劳叹脩井。
土苴把馀馨,金珠犹厌秉。
可堪泪交堕,不见论思永。
先生旧锥囊,举世看脱颖。
虓虎困耽耽,三年恶声屏。
古来设机阱,天视高自炳。
变故等冻炎,其如我心整。
至今发如漆,遐毂念方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