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酒好不须言,弦管春风处处喧。
旧传北地鸣珂巷,得似南京富乐园。
天街酒好不须言,弦管春风处处喧。
旧传北地鸣珂巷,得似南京富乐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即事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袁凯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街头的热闹景象。"天街酒好不须言",他首先提到天街上美酒佳酿,无需多言其醇厚诱人,暗示了城市的繁华和人们的生活惬意。"弦管春风处处喧",通过音乐和春风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或春日的欢乐气氛,各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接下来,诗人将眼前的景象与历史典故相联系,"旧传北地鸣珂巷",提及北地(可能指北方城市)的鸣珂巷,这里曾有富贵人家的热闹场景。诗人用此典故暗示南京也有类似富饶欢乐的去处,如"得似南京富乐园",表达了对南京繁华景象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酒香、音乐和繁华街道的描绘,展现了明朝时期都市生活的繁华和人民的欢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对历史名城的怀旧之情。
一声声漏黄昏过,江楼夜凉人静。
醉思烟轻,吟魂水淡,吹入谁家门径。春衫露冷。
笑蝴蝶飞来,花间留定。
立断苍苔,粉墙残月悄相等。
悠扬清韵乍起,诵周郎丽句,依约堪省。
玉柱鸣弦,金钗击节,艳煞半帘灯影。风斜雾暝。
怅潦草游仙,乱莺啼醒。翠被生寒,五更钟易警。
移来六幅湘烟软。悄愔愔、衬贴迥廊幽茜。
只许夕阳通,慢放他归燕。
略有微风飘飏起,误带出、晚妆花片。人面。
尽空濛潇洒,碧云同远。
曾忆十二栏干,映高梧、垂柳波纹斜展。
细露一灯红,正夜凉初卷。
别后相思惟梦到,错认他明河清浅。亭院。
怅月淡星疏,那回罗幔。
垂杨替写婵娟影,依依送人孤棹。
碎叶笼烟,零花腻雪,点缀断肠词稿。栖鸦睡了。
问莺燕楼台,露凉谁靠。
懒不成眠,数声渔笛夜天杳。
荒村残柝过尽,怅风肥月瘦,振触情抱。
独枕支愁,离船守梦,水上一灯寒照。明星渐少。
正酒醒无聊,五更钟到。别有销魂,画中春自好。
粉垣带郭,是旧日朱门,赏心佳处。翠笺唤侣。
借闲园半角,胜游星聚。倦客幽寻,过眼韶华试数。
悄回顾。问选石莳花,人更何许。兰锜今在否。
但艳槿沤珠,暗随春去。燕归自语。
叹高楼似昔,杏梁谁主。卧柳攲桥,总被群鸥占取。
小山句。为王孙、桂丛吟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