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杨替写婵娟影,依依送人孤棹。
碎叶笼烟,零花腻雪,点缀断肠词稿。栖鸦睡了。
问莺燕楼台,露凉谁靠。
懒不成眠,数声渔笛夜天杳。
荒村残柝过尽,怅风肥月瘦,振触情抱。
独枕支愁,离船守梦,水上一灯寒照。明星渐少。
正酒醒无聊,五更钟到。别有销魂,画中春自好。
垂杨替写婵娟影,依依送人孤棹。
碎叶笼烟,零花腻雪,点缀断肠词稿。栖鸦睡了。
问莺燕楼台,露凉谁靠。
懒不成眠,数声渔笛夜天杳。
荒村残柝过尽,怅风肥月瘦,振触情抱。
独枕支愁,离船守梦,水上一灯寒照。明星渐少。
正酒醒无聊,五更钟到。别有销魂,画中春自好。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齐天乐·其二》题张砚溪晓风残月图,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开篇以垂杨轻拂,代替婵娟的倩影,送别孤独的行舟,营造出离别的伤感氛围。"碎叶笼烟,零花腻雪",运用比喻,写出落叶如烟、残花似雪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凄冷和词人的愁绪。
接着,诗人借栖鸦入睡和莺燕无依,暗示夜深人静,无人依靠的孤独。"懒不成眠,数声渔笛夜天杳",通过渔笛声的稀疏,进一步渲染了深夜的寂静与词人心中的孤寂。
进入下片,"荒村残柝过尽",描绘了村庄在黎明前的沉寂,风月的变化象征着时光流转,而"振触情抱"则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情感波动。"独枕支愁,离船守梦",直接抒发了离别的愁苦和对梦境的坚守。
最后,词人借"明星渐少"的景象,表达时光流逝,自己在无聊的酒醒中迎接五更的到来。"别有销魂,画中春自好"以画中的美好春景反衬现实的离愁,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给人以淡淡的哀愁和美好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晓风残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对离别的深深感慨和对美好过去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