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茎贴切烟痕重。点缀苍苔空。半墙残月太朦胧。
留得几枝疏影盖啼蛩。水晶帘底才梳掠。
松插蝉云薄。钗头阁住露华香。
只觉一分秋在鬓丝凉。
幽茎贴切烟痕重。点缀苍苔空。半墙残月太朦胧。
留得几枝疏影盖啼蛩。水晶帘底才梳掠。
松插蝉云薄。钗头阁住露华香。
只觉一分秋在鬓丝凉。
这首清代词人黄燮清的《虞美人·其二·玉簪》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清的秋夜画面。"幽茎贴切烟痕重",形象地写出玉簪花茎在朦胧烟雾中的深深藏匿,显得格外幽雅。"点缀苍苔空",进一步描绘了花与苔藓的共生,增添了空间的寂寥感。
"半墙残月太朦胧",借月光的模糊映照出半墙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留得几枝疏影盖啼蛩",月光下,稀疏的花影似乎在庇护着夜晚的虫鸣,更显孤独与宁静。
接下来的"水晶帘底才梳掠",将视线转向室内,透过透明的水晶帘,仿佛看到女子正在轻柔地梳理秀发,增添了一份女性的婉约之美。"松插蝉云薄",以蝉翼般的轻盈比喻玉簪花的花瓣,形容其轻盈如蝉翼,又如薄云般飘逸。
最后两句"钗头阁住露华香,只觉一分秋在鬓丝凉",通过女子的感受,表达了秋意的侵入,不仅体现在露水的清香,更在微凉的鬓丝中传递出时光流转和岁月的痕迹,让人感受到一丝秋意的凄美和人生的况味。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玉簪花的风姿,以及秋夜的寂静与女子的内心世界。
黄鹤楼前汉阳雪,岳阳楼前洞庭月。
自谓人间无此清,到处相逢向人说。
祁阳江头春更佳,仿佛似是神仙家。
黄莺乱啼万竿竹,绿水萦抱千株花。
千红万碧深相映,鸡犬无声茅屋静。
野老回头唤不应,匆匆况是通名姓。
水流花落岸东西,只隔疏帘路已迷。
天下于今皆乐土,何须更觅武陵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