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雪同云晴亦佳,心参运水及搬柴。
群乌将宿频迁树,半壁馀光反照阶。
慷慨行年周甲子,徘徊抚景对宫槐。
岂辞栉沐编氓志,疾苦先知天下怀。
尺雪同云晴亦佳,心参运水及搬柴。
群乌将宿频迁树,半壁馀光反照阶。
慷慨行年周甲子,徘徊抚景对宫槐。
岂辞栉沐编氓志,疾苦先知天下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初雪后的晚景时的感慨与思考。首句“尺雪同云晴亦佳”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雪后晴朗的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接着,“心参运水及搬柴”一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和谐,仿佛在参与日常生活的简单事务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群乌将宿频迁树,半壁馀光反照阶”描绘了一幅乌鸦归巢、夕阳余晖映照台阶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动场景,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通过这一景象,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深思。
“慷慨行年周甲子,徘徊抚景对宫槐”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年龄与岁月的深刻体验,以及在面对自然景观时的沉思与情感的流露。这里的“甲子”是中国古代计时单位,象征着岁月的累积,而“宫槐”则可能暗指皇宫中的槐树,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
最后,“岂辞栉沐编氓志,疾苦先知天下怀”表达了诗人对于平民百姓疾苦的关注与同情,以及愿意为民众福祉付出努力的决心。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也彰显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时间和人性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正义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人文关怀的作品。
去岁龙城乐事多,楼头乞巧傍青娥。
今年织女知何处,不见星郎送渡河。
天下中庸,千载一灯,传之自公。
有涵洪雅量,陂澄千顷,坚凝定力,壁立孤峰。
佐鼎调梅,参帷借箸,略试斯文经济功。
听淮鹤,暂素丝揽辔,玉帐分弓。朝来鼓角声雄。
庆元帅新除初度逢。
任西风局面,人皆澒洞,福星堂上,我独从容。
草檄传燕,开门释蔡,了却中原公衮东。
归廊庙,把格天勋业,与宋无穷。
问西陵、治比汉河南,若为遽东归。
正峡江衮衮,中流我共,一楫杭之。
倏听攀辕告语,公去裤襦谁。
赖有甘棠在,人口如碑。
百尺楼头徙倚,记绸缪桑土,几对灯棋。
指鹭洲何处,心事想鸥知。
向江湖、毋忘魏阙,正吾皇、当馈急贤时。
经纶事,更须玩易,勿但言诗。